(原标题:小吃大艺<56> | 被一口烧饼种草的保定,是时候来一趟了!)
被一口烧饼种草
当面粉遇上当地人
同样的食材 不一样的“主角”
何家烧饼麻酱香气满溢
曲阳缸炉烧饼薄 香 酥 脆
安国马蹄烧饼外脆内香
易县良岗缸炉烧饼香酥可口
为什么不一样?
因为这是俺家那旮沓独有的“气质”
地方
名小吃
何家烧饼
在保定,尤其以何家烧饼最为有名,色泽金黄,表皮酥脆,内里柔软,香味浓郁。外层是满满的芝麻,刚出锅热乎乎的烧饼咬下一口,层层叠叠的麻酱香气满溢,那叫一个满足。
/ 何家烧饼 /
“吃何家烧饼,不用就菜”
这是不少老保定人用来概括它美味的一句话。
芝麻烧饼、红糖烧饼、豆沙烧饼、五仁烧饼、张嘴烧饼,以及馓子、麻花……何家烧饼选料考究、制作精细、火候恰当、香气扑鼻、松软可口,历百年而不衰。
烧饼虽小,内有乾坤。
何家烧饼严格精选原材料,坚守传统的制作技艺,并在传承中不断开拓创新。从揉面、甩面、上麻酱,到揪面剂子、揉成面饼、蘸上芝麻,最后上炉烘烤,每道工序,都一丝不苟。
2012年,何家烧饼制作工艺被列入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荣获“中国名饼奖”“河北百年名吃老店”“保定地方名小吃”等荣誉。
千年传承
曲阳
缸炉烧饼
曲阳缸炉烧饼保定曲阳传统名点之一,据考已有千余年历史,堪称中国北方面食中的一绝,曲阳缸炉烧饼是曲阳特色食品。
/ 曲阳缸炉烧饼 /
经过千年传承,更是将薄、香、酥、脆四大优点发挥到了极致。
“薄”,一张烧饼薄似蝉翼,轻如熟宣;
“香”,芝麻诱人,去皮炒熟,细腻光滑,久嚼鲜美,越品越香,香满口腹,沁人心脾;
“酥”,入口即碎,细嚼生津;
“脆”,咀嚼干脆,口感难忘,其入口柔和、鲜香可口、回味悠长。
一口烧饼征服全国
缸炉烧饼经过和面、擀片、沾芝麻的过程,将面片贴在缸炉壁上,大约半小时就可以烤出香酥怡人、饼薄香脆的曲阳缸炉烧饼啦~
不仅当地人离不开这小巧的面食,外地人也喜欢这香脆的味道。当地人走亲串友的时候习惯把它做为礼品,外地来的游客离开的时候也会带走一些。曲阳缸炉烧饼的味道随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传播到更远~~
非遗
安国
马蹄烧饼
安国马蹄烧饼加工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国马蹄烧饼特点突出,从制作到成熟出炉需要12道工序,因为其特色鲜明,烧饼师傅使用的炉灶、小铁铲、比碗口略大的铁勺以及装芝麻的长方形小木匣都被写入非遗保护文件中。
/安国马蹄烧饼 /
猜谜:
能卷肉,不是饼;上面有芝麻,两面带饹馇。
(打一吃食)
相传,是一个主灶厨师放下大话,称客人想吃什么都能做出。故,一个商州药商想为难他一下出此谜底。
而厨师给出的答案就是——烧饼。
安国马蹄烧饼,形似马蹄,分上中下三层。
上层为盖,沾满芝麻;中层为瓢,像舌头般柔软;下层为硬饹馇的底。烧饼中间是开口的,可以从上中层之间夹上香肠、焖子、猪头脸,咬一口外脆内香,满嘴的芝麻香和肉香。吃完后,齿颊留香,有“十步闻香、三日不疲、放凉不硬”之称。
传统美食
易县良岗
缸炉烧饼
易县良岗缸炉烧饼有酥脆、口味微咸、形状呈圆鼓状、纯手工缸炉烤制的特点,口感独特,香酥可口。
/ 易县良岗缸炉烧饼 /
易县良岗缸炉烧饼“由来”
易县良岗缸炉烧饼是用火炉烧缸做的烧饼,因此叫缸炉烧饼。
易县良岗缸炉烧饼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沿袭了上百年的传统风味,从最初的雏形逐渐演变到今天的独特美味,曾被杨成武、白求恩赞不绝口,承载着易县良岗多年来的历史文化底蕴。
制作方式独特
易县良岗缸炉烧饼利用“缸”的光滑、耐火和厚度制作食品,方法独特。
炉灶是用卧倒的瓷缸做灶膛,用油和好面,打成烧饼坯,沾上去皮芝麻,然后贴在瓷缸内缘,直接用下边的松炭烤熟。烧饼经过和面、醒面、擀制成面饼、粘芝麻、烤制、出炉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每一步都不能有丝毫纰漏,以保证烧饼的口感。
烧饼是保定人面食江山中
不可撼动的一部分
它是主食
也是一种美味的零食、点心
我们在探寻烧饼的过程中
也是在认识保定不同地方的“气质”
你还能记起脑海中关于烧饼的味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