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成长也需要基层的历练。在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工作中,基层党委和政府做好以下三点,念好新时代的基层“人才经”。
降门槛、提待遇,吸引人才流入。兴建“人才楼”“招贤馆”,对外来人才的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和家属安排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保障。基层党委和政府在招引人才时,一方面要摒弃“学历崇拜”“名校情结”,紧扣基层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拘一格引人才、用人才,突出引进人才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要着力优化外来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减少行政干预及束缚,实施编制管理、创业扶持、职称评审等优惠政策,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为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树起一面鲜明的旗帜。
转观念、求共赢,注重人才共享。基层党委和政府要破除的思维定式,建立“共享理念”,确立由“单一招才”到“共享引智”转变的人才工作思路,主动与对口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寻求合作,通过采取人才租赁、委托培训、购买服务、地企共建、产学结合等方式,探索人才共享机制,打通基层一线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双向通道,让人才在基层的磨砺下更有作为,让基层在人才的开拓中更加富强。
搭台子、找路子,抓牢本土人才。对于基层来说,乡土人才生于基层、长于基层,扎根在基层的各行各业,是最具挖掘价值的潜在资源。基层党委和政府要为乡土人才摸好底、探好路,充分发挥好他们熟知本地实情的优势,健全乡土人才创业扶持和保障机制,结合发展思路、重点工作,全力以赴地为他们搭台子、找路子,不遗余力地为他们跑项目、筹资金,最大化发挥乡土人才的致富带动作用。同时,还要努力搭建乡土人才与外来人才的沟通桥梁,进一步凝聚基层人才工作的合力。(通讯员 安佳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