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宁波市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统计情况显示,公务接待中明目张胆的违规吃喝、奢侈浪费问题得到极大改善,但隐形变异的“吃喝风”仍在悄然滋生,“吃公函”就是突出表现之一。镇海区纪委监委针对公务接待“吃公函”问题,对全区62家部门单位及6个镇(街道)开展了地毯式排查,重点关注一函多吃、“假公函”、虚增接待人数等问题,今年以来共查处相关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8起,处理9人,党纪政务处分7人。
近年来,反“四风”运动在全国各地悄然而起,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要想让公款吃喝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还任重道远。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数据,2020年以来,截至7月31日,全国因“违规公款吃喝”和“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等宴请”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有5000余人。这说明,仍有少数公职人员还在心存侥幸,认为“吃喝好办事”,甚至有人热衷于花公家的钱联络私人感情。
防止吃喝反弹的任务依然艰巨,其实目前阶段仅仅是“不敢”,还没有做到“不能”,更没有达到“不想”。在高压态势下,“四风”问题更加隐蔽。有些地方和部门公款吃喝、违规接待死灰复燃,大有公然“不收手不收敛”的迹象。如石嘴山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魏冠中先后10次违规接受超标准公务接待;河南省气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赵国强等人到洛阳市气象局调研时接受该单位超标准接待,赵国强明知超标,却仍无所顾忌。除此之外,还有对机关内部接待场所进行超标准装修、赠送礼品礼金土特产等违规公务接待的表现。对此,人民群众评议说:“天天抓吃喝,还在天天喝,吃喝之风何时了”。
部分党员干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是造成公款吃喝屡禁不止甚至反弹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搞了这么多年,差不多了;有的认为吃点喝点是人之常情,并且美名其曰“无酒不成席”。此外,也有部分接受违规公务接待的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吃一点、喝一点,并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政治上没事”就没事,可谓“吃喝有理”。另外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财务报销制度不够严谨,“公务接待是个筐,什么费用都能往里装”,也给种种违规操作留下了可乘之机。
防止公款吃喝死灰复燃,扎紧制度的笼子是关键。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规定“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近期,各级纪委监委通报多起违规公务接待的典型案例,下大力气整治违规公务接待问题,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敲响了警钟。同时,也释发出强烈信号,“对吃吃喝喝没有松绑”,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以任何理由踩踏“红线”。(供稿人:刘彩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