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精防精控精管 廊坊市向35个燃煤供热站点派驻105名监督员)
针对燃煤供热单位时常出现不能稳定、达标排放,导致近期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持续较高问题,廊坊市大气办组织市县两级住建和生态环境部门,联手开展了向35个燃煤供热站点派驻驻厂监督员措施,借以全面提升对燃煤供热企业综合监管能力,强力推进廊坊市燃煤锅炉污染深度治理,为深入打好2021——2022年秋冬防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推促大气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改善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根据廊坊市大气办要求,全市35个燃煤锅炉供热站点,都要派驻不少于3人的驻厂监督管理人员。在2021年至2022年3月供暖季期间实行轮流值班,24小时在位值守。为精准、科学解决燃煤锅炉污染问题,市大气办组织专家小组人员,根据企业污染防治设施不同技术工艺,为35家企业逐一量身定制了相关技术指导手册,最大程度助力企业持续实现超低排放。
12月27日中午12时,廊坊市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并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晚8时,廊坊市市县两级大气办和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执法人员,分别来到全市35个燃煤供热站点组织对105名驻厂员开展新一轮业务技能培训工作。培训过程中,执法人员逐企、逐一核实了每一名驻厂监督员姓名、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对驻厂员进行现场身份认定。随后向驻厂监督员明确工作职责,提出工作要求,落实技术培训。按照市大气办的要求,驻厂员值守期间,要重点监督企业加药情况和治污设施运行维护情况,确保燃煤锅炉实现稳定、持续超低排放;监督企业实施炉前煤质监督管控,对煤炭采样、检验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充分利用DCS中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企业在线监控数据,强化对供热燃煤锅炉运行各环节现场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并指导燃煤供热单位将各项保障措施和要求落到实处。认定、培训结束后,执法人员向驻厂监督人员发放了技术指导手册,并在企业悬挂了驻厂员职责展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