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双减”政策真正落地落实,三河市第九小学坚持减负不减质,落实“三提高”育人理念,即: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精心研发课前、课中、课后管理方法,让孩子真正轻松学习、快乐回家。
在提高作业管理水平上,三河市第九小学严格把好作业关,力求做到难易适度,作业形式多样化,分层次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他们本着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作业总量不超过一个小时,并且把每周三定为无作业日,倡导学生周三书包不回家。在控制作业总量的基础上,他们制定了分层作业制度,根据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的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布置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还建立了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相结合的作业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有效的落实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
在提高课后服务水平上,本着课后延时服务惠及百姓的宗旨,学校以学生开心、家长放心为服务理念,开设了电钢琴、口风琴、爵士鼓、舞蹈、跆拳道、绘画、绘本阅读、手工等社团。学生自主申报、自愿选择。丰富的社团活动,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个性得以释放。
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上,聚焦教科研,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线上、线下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参加区域集体备课活动,拓展校本研训新途径;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组织、参与各项比赛,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
减少了长久以来师生所依赖的提高成绩的法宝——作业,还能抓住什么?还能给予学生什么?成为第九小学全体教职工思考的题目。第九小学最终决定在“减”的同时一定要“增”,确定了“双增+双减”的理念。增加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倡导传统游戏回归校园活动,课间组织学生开展跳房子、编绳,快算24、老鹰捉小鸡等游戏活动。家庭作业减少了,学校给予学生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的课后生活,比如布置学生在家进行跳绳、拍球、指导学生在家里种植蒜苗,观察每一阶段蒜苗的生长情况等。“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既为学生减负,又保证了教学质量,增加了学生参加美育、体育、劳动的机会和时间,增强了学生的体质,锻炼了学生的体魄,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们沐浴在素质教育的阳光下,开心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