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门是一所砥砺品质、提升素质的学校,处于这所学校的组工干部更要重视学习、学会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要确保学有成效、学有所获,需发扬“钉钉子”精神。
要学得准。钉钉子,首先要找准方位再落锤,钉错了地方,除了漏洞无法弥补,返工也会浪费时间,学习道理亦是如此。组织工作涉及范围广,这要求组工干部必须博学多才,方能高站位去做组织工作。然而术业有专攻,每个人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从工作需要和学习兴趣出发去选择课程,工作需要什么就先学什么,哪些紧迫就先学哪些。比如组工干部应该把《党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基础知识作为必修课学好、学透,以免在工作中出现知识硬伤,造成重大失误。
要学得深。钉子钉得不深、不牢,就难以挂住东西。学习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杠子,这个学点、那个看点,结果只学到了皮毛;也不能只顾学习理论文章,而忽略了联系实际,导致“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学习不深不透,不求甚解,就难以做到学以致用。避免学习过程“纸上谈兵”,可以多组织座谈会谈学习感想,举办知识竞赛验学习成效,下基层调研向群众学习请教,真正让知识学有所用,达到知行合一。
要学得勤。钉钉子不会一锤钉牢,得一锤一锤地敲,钉牢一颗,还得钉第二颗、第三颗。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量变到质变,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一门知识需有恒心、有毅力,三分钟热度是做不好学问的。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除了在一门功课上坚持学,还要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学好新知识、新精神,引来活水,为组织工作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要学得巧。墙上钉钉子,见缝插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组工干部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牵扯的精力比较多,但这只是影响学习的一层原因。时间如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宋代的欧阳修就把“马上”“枕上”“厕上”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学习。组工干部也要掌握学习方法,善于抓住各种学习机会,化整为零挤时间学,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避免大好光阴在奔波应酬和碌碌无为中浪费。
做学问同钉钉子一样,是门力气活,更是技术活。组工干部应当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钉钉子”的精神,增加知识储备,提升工作能力,为 “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通讯员 安佳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