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期正是在基层一线激扬青春,淬炼成钢的大好年华,要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青年干部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关键时期,要把学习当做一种习惯,勤学善学,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练好内功。研读政策,培育技能,在处理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中不断提升交流处事能力,要不怕事情繁琐,做事有耐心,对待群众,无论面对哪种情况,都要做到扑下身子,把人民群众最急最难的事情放到心上、抓到手上,一件件落实、一个个办好;在对待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揽子“小事”上,要不怕烦,群众不清楚的、一遍遍解说,需要跑腿儿的、一趟趟去办,遇到困难想办法,一步一步直到解决为止。
要经常“身入”基层问需于民,有俯下身子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群众提供线索,或者想当然地“帮”群众想问题、闭门造车,而是要下到田间地头,细细走访调查,用真情真心换取群众的信任,敢于让群众讲真话、诉真情,真正问到群众遇到的各种“急难愁盼”问题。要围绕当前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保、养老等民生问题,放下身段、放低姿态、放平心态,走进街道、走进田间、走进农屋、走进村社,用真情真心与老百姓交心谈心,赢得群众的信任,真正了解群众需求,凝聚群众智慧,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民意关乎政之得失、民之喜怒;民意里面有政治,民意里面有智慧。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问群众答应不答应,看群众满意不满意。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聚“人气”,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做到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主动问计、问策、问政、问需于民,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耳聪目敏”、胸中有数。(供稿人:尹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