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研判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定调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前后用25个“稳”字,“稳”字之中包含着对民生的慎重,同时又准确分析未来经济走势。
稳字当头,稳得是民生福祉。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实现了较高增速、较低通胀、较好就业的良好局面,这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稳定可持续性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国家的正确决策,保障了民生,让人民感受到幸福感的稳步提升。稳字当头,不大搞突进主义,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楼高墙重,基稳则安。在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利于及时调控在发展中的弊端和问题,有利于及时修正航向,让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在深海中平稳向前。
稳中求进,稳得是国泰民安。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都在经济数字之中体现着,只有保证了经济的稳步发展,才能保证国泰民安。从历史经验看,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新老问题不断交织,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闪现。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被实践充分证明了的重要原则和科学工作方法。“稳”和“进”作为互为条件、辩证统一的整体,体现了辩证唯物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要求。
稳步发展,稳得是长久发展。急头冒进的工作作风要不得,要在历史中寻找经验与教训,而工作会议中提到的二十五次“稳”便很好的解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稳才能发展,只有稳才能在不断变换的世界经济中站稳脚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宗旨就是直面并解决时代发展的现实问题,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事关全局的。在此背景下,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也将是不变的目标,而平稳发展将是更加重要的作用,才能在长久可持续性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供稿人:李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