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乡村振兴发展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聚焦这三个重点,抓出实效。
写好“城乡统筹”文章。富民强村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让农业强起来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要花费大量精力。这就要求我们抓住城乡统筹这个“牛鼻子”,围绕城乡一体,科学谋划,把统筹城乡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突破口,按照规划一体化、基建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等原则,着力将统筹城乡发展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点。一方面,坚持城乡对接,依托城镇化带动,着眼服务城区,发展现代农业,走出一条对接结合促发展的“新路子”。另一方面,力促城乡共荣,充分整合现有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着力建好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形成推进城乡统筹结合的强大合力。
写好“环境整治”文章。农村美不美关系到亿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关乎乡村振兴的成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以前人们对农村的印象,推动乡村振兴就是要让这种调侃成为“过去式”。乡村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惠民利民的重要工程来抓,兼顾做好农村卫生环境、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通过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机制,采取创新性措施,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此外,以党建引领、多元协同、人人参与等为依托,坚持绿色发展,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写好“经济发展”文章。“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说的就是农民是否富裕便是乡村振兴发展实效的“试金石”。随着全面脱贫的实现,大多数农村都有一定经济基础,部分村甚至基础较好,但不容忽视的是,村级集体经济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引进项目科技含量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如何提高老百姓收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来思考。一方面,通过整合多方面支农资金,落实村级发展用地政策,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力度,为乡村振兴引来“活水”。另一方面,将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村民收入,着力改善民生,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通讯员 安佳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