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群众投诉高速公路设置广告牌问题,有关部门要求该段高速公路所属乡镇前去拆除,但是该镇的辖区内根本没有能进入高速公路的出入口,解决起来颇为棘手。”类似问题并非个例,有乡镇干部抱怨,遇到问题难题,上级一顶“属地管理”的帽子扣下来,只能硬着头皮干。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乡镇担负着食品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卫生安全等多项责任。近年来,少数职能部门奉行“事下人不下,责下权不下”,把一些本该由部门承担的任务转嫁到基层。比如,信访维稳、招商引资、打非治违、环保治理等,上级主管部门只讲属地管理原则,乡镇“一把手”往往需要与上级部门签订责任书,但权小责大,甚至有责无权,在工作中只能尽量排查,难以达到有效的整治作用。
签订了责任书,出了问题,就得负责。乡镇一边抱怨签责任书意义不大,一边又不得不和更下一级的村里或社区签订责任书。该基层担的责任,基层应该担;不该基层担的,不应被“甩锅”。不少基层干部来信提到,少数职能部门“事下人不下,责下权不下”,以签订责任状的形式将责任“甩锅”给乡镇,把一些本该由部门承担的任务转嫁到基层。比如,信访维稳、招商引资、打非治违、环保治理等,上级主管部门只讲属地管理原则,以签订责任状的形式将责任“甩锅”给乡镇。
基层干部心声:基层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需要更多支持,不能打着属地管理的旗号甩包袱、推责任。有关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难题面前不推脱、不下放。对基层提要求、下任务,要多考虑基层工作实际,本着帮一把、扶一把的原则,帮助基层轻装上阵干实事。
属地管理泛化,和基层责任清单不明有关系,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按照权责一致要求,建立健全责任清单,科学规范“属地管理”,防止层层向基层转嫁责任,可谓切中要害。(供稿人:肖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