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选贤任能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命运和人民福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实现。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作为选才育才的职能部门,要切实肩负起主体责任,要对干部进行全链式的培养,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优化干部队伍,建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本领强、作风硬的干部“铁军”。
“育”字当头,画好干部“标准像”,坚持目标导向不打折。党员干部要心怀人民。为人民服务看成“好处”,则显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思想境界。为人民服务,不分时间和场合,不分逆境和顺境,哪怕是受到冤枉和委屈,也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为人民服务,也要求党员有真才实学,否则在群众中起不了模范带头作用。在任何时期,我们党都把学习当作更好服务人民的重要工具和必要手段。
“选”字为先,画好选拔“路线图”,坚持依法合规不落空。干部选拔任用关乎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影响队伍的干劲、群众的满意度。首先对拟任的职位要有一个全景的规划,搞清楚希望这个职位上的人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然后再对照目标和要求寻找合适人选,选拔要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杜绝“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的病态选任,让真正干事者辛苦不“心”苦,真正实现“有为者有位置”,激发干部的热情和干劲。
“管”字落脚,建好纪律“防火墙”,坚持监督管理不松劲。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严厉打击“苍蝇”“老虎”,惩治巨贪也不放过小贪,解决贪腐的根本应当从源头处落脚,不带病提拔,将一切私心利欲扼杀在萌芽状态。党员干部要强化规矩意识。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一面旗帜,一言一行都是在影响着整个党员干部队伍形象。党员干部要心怀敬畏,敬畏人民,敬畏法律,始终有着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才能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抛弃非分之想,不越雷池一步。这样不仅自己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会影响带动身边的一批人积极向上。努力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
“用”字托底,挥好追责“杀手锏”,坚持利刃高悬不放松。选拔任用干部,不是坐上这个位置就稳如泰山,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有头上利刃高悬的危机感,在心里划定可为和不可为的边界,三思而后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常以初心叩问自己,常看一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反腐倡廉基地,在心中立起纪律标准。敬畏党纪国法,行为才能受约束,行动才不过荒唐。如今党对贪腐的查处力度加大,不少退休官员抱着已退休的态度,依然被揪出来一一问责。始终保持对红线、底线、高压线的戒惧,才能够行稳致远。(供稿人:武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