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长久以来的夙愿。从诗经里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到屈原所说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郑板桥先生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小康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一种恒久的向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2015年,党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实行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行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
“全面小康,不仅是‘小康’”。 “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不能让任何一个领域滞后;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不能让任何一个区域落下……
最难走的路是上坡路,登顶前的冲刺最艰辛。在整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面临着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精准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当面临新的问题:霸权主义(经贸摩擦、遏制打压、围追堵截)、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情、世界经济大衰退,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党中央出台多项政策例如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消费助力经济复苏……
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供稿人:张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