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的局长,不要搞大话、空话、套话,离题万里,令人生气”。在湖北仙桃市电视问政节目上,主持人大声宣读市委书记递上的纸条,让现场气氛顿时变得紧张。市委书记缘何不高兴?原来,当天在问政现场,仙桃市水产、交通、农业和文广新局等6家单位主要负责人,面对暗访短片暴露的种种问题,均选择回避。
电视问政不单要治标,曝光单个问题,解决单个问题,更应该就现象的根源进行剖析和找出治本的解决办法,让领导们尽量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倘若做到了这一点,方可说最大程度发挥了电视问政的功效。
电视问政只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在电视问政中的官员出现最多的词汇就是“惭愧”、“痛心”、“下决心”、“下一步”等,甚至也有领导干部“现场承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整改问题的决心和魄力,可是有多少领导在节目里说的“响当当”,在工作中却是“空荡荡”,给群众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电视问政对于官员来说确是一场大考。然而,“无为”、“不为”之官被问责,并不是群众唯一的期望。普通老百姓的内心更希望政府官员能够尽职尽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问题已摆在了桌面上、承诺已晒在了阳光下。“马上就办”,决不能成为问政时应急的“挡箭牌”。必须对照职责,自觉将自己的承诺在具体落实中兑现,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切的问题,如此才能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领导干部必须坚定思想,要关注百姓所关心的,消除百姓所困惑的,解决百姓所忧虑的,让百姓畅所欲言,正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多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放在为人民服务上;多走群众路线,肃清自己的不正之风,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切实为民做实事、做好事,群众自然能够看得到,在接受“问政”时才能更有底气。
(供稿人:张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