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新时代,青年干部作为中坚力量,“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新时代基层干部工作的题中之义。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是党员干部在基层工作过程中,扛得起责任、担得起任务的“试金石”。绘好基层工作中惠民、利民、强民的“工笔画”,当好为人民服务的“老黄牛”,如此方能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贡献坚实物质基础,丰厚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精神力量。
总书记曾说,“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基层人民幸福依靠的是基层干部的为民之心。从“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毛泽东坚守初心使命,为人民群众幸福迎难而上、矢志攻坚;再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总理不畏艰难困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基层干部要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基层前行的智慧,继承与发扬敢为人先、艰苦奋斗、敢开新路、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强化工作基础的知识学习。深刻理解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基层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中,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组织重托,立大志、做大事,学会接“烫手山芋”、敢于经历“风吹雨打”,在实干中化解群众矛盾,在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骨气是党员干部纾民难、解民困的“金钥匙”。在与新冠病毒的顽强博弈中,无数的共产党员冲锋在前、迎难而上,看到钟南山院士八十余岁高龄战斗在第一线、张定宇院长拖着病痛的双腿与病魔“赛跑”,让我们见证了共产党员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的骨气。年轻干部在基层,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思想难免会出现波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默默前行,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新时代环境下,年轻干部要做到不畏困难、敢想敢干,在干事创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发扬“滴灌精神”、下足“绣花功夫”,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做好基层工作,不是每天在办公室等着群众上门办事、做好报表上报,就“高枕无忧”,而是应该了解群众所需,了解群众所急,用群众的眼光、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错综复杂的问题,不摆架子、不打官腔、不说套话,明确工作思路“寻找病因”“对症下药”“开出良方”,从根部“去除病灶”,切实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供稿人:张陆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