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重在改进美育工作,将其作为推动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环节。
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办、国办去年10月份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朱光潜先生也提出:“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如果青少年缺少美育,就不可能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学校的美育教育,在实践中,美育非一日之功,需要立足实际,久久为功,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充满活力、充满合力、开放高效的美育教育新格局。
随着现代科技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给美育工作带来新的契机。新科技的发展,不仅重新激发了经典作品的活力,更让生活空间与美育空间联系更加紧密。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就能身临其境般参观博物馆、艺术馆,欣赏艺术杰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让藏于深宫大院的艺术珍品走入方寸之间的电子屏上,让静止的美术、书法、雕塑流动起来,突破了传统美育的空间隔阂、技术限制。与此同时,新的科技文明也在不断拓展美育的边界,互联网和虚拟化带来的冲击,正在改写很多艺术专业的分类和定义。这些都呼唤新时代的美育工作者时刻保持创新意识、开放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美育工作是一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伟大工程,而美育工作者更是学生引路人,只有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从而强化美育育人实效,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材。
(供稿人:刘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