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政绩观,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对领导干部应该“追求什么政绩”“如何追求政绩”等作出深刻阐述,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了根本遵循。
政声人去后,薄绿在人间。焦裕禄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其实很简单,因为他在任时扑下身子,一门心思为百姓谋福祉,留下了永远的口碑。党员干部要向其学习,坚持人民至上的政绩观,扑下身子、撸起袖子,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绩。
坚持人民至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价值取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上。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坚持求真务实。要有干成事的胸怀,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既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做显功,也做潜功,一任接着一任干。要涵养抓落实的本领,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治理水平,做到既能干事,还能干成事。
坚持清正廉洁。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特别是面对诱惑、陷阱时,保持头脑清醒、神清气定,时刻警钟长鸣,不断告诫自己,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强化自我警省能力,稳得住心神、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以自律的态度、平静的心态、简朴的作风,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防火墙”。
(供稿人:刘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