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笔者以为,党员干部的“情商”,更注重的是对下维护干群关系、贴近群众愿望、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水平。作为共产党员,更应该培养好“情商”。
培养情商,要有一颗“畏”人民之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亦是改革的主体和动力。时下某些官员官是越做越大,离群众也越来越远,导致某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官员不在乎群众利益,群众更不在乎官员“权威”,发展搞不上去,群众的幸福就看不到踪影。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疏远的关系?是某些党员干部“情商”中缺失了“畏”人民之心。把群众的利益抛在脑后,就是把党的事业置于不顾。因此,共产党员要树立群众观点,铭记党的宗旨,心存“畏”民之心,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自己工作的标准。
培养情商,要有一种“敬”人民之态。尊敬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员的重要标准。心存尊敬要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多做对群众有益的事情,多做群众需要的事情。有人将共产党员归纳为新词“一不‘坐’二不休”,即解释为一不坐下、二不休息,这是工作的精神状态;在对待群众的事情上,更是要做到一不“拉架势”、二不“拉官腔”,这是一种尊敬百姓的姿态。群众对我们的诉求是什么?是做好时代模范,带动群众发展致富。只有尊重群众的诉求,才能被群众所尊重,只有用这样的“情商”付出,才能换得群众“真爱”。
培养情商,要有一份“爱”人民之情。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领袖爱人民,英雄爱人民,因为那是属于领袖和英雄的时代,是人民创造了领袖和英雄。但今天是个平民的时代,是民主更加进步的年代,是人民当家作主能力和愿望都逐步成熟的年代。共产党员作为时代的先锋,更要有爱民之情,用好民众赋予的权力,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展现出对党的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敬畏和仁爱,更要享受沐浴在党性光辉中的那份沉醉。(通讯员 安佳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