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重四创五优化】廊坊:打造车驾管“放管服”改革全国样板)
图:市民在交管自助终端设备上办理业务。
最新数据显示,廊坊市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持续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52.5万辆,驾驶人达200.2万。面对道路交通大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市公安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以下简称市车管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向科技要警力,深入推行驾考、车检、号牌以及“互联网+”创新服务改革,为群众和企业减少办事成本。多条创新工作举措被公安部采纳并推广,成为了车驾管“放管服”改革全国样板。
“现在主推的互联网线上业务,让老百姓在家就能办理业务。在服务群众、业务下放的同时,加强监管,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真正把服务老百姓的事办实、办好。”市车管所所长张志旺说。
全面推行交管业务
“足不出户”网上办
“网上办、自助办、延期办”,市车管所网办中心积极推行26项交管业务“足不出户”网上办。全力保障互联网服务平台和“交管12123”APP运维,确保网上车管业务顺利办、便捷办。开通了“交管12123”手机APP申领临时行驶车号牌服务,并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后台审核、邮寄送达等。
自10月20日起,驾驶证电子化公安交管便利措施在廊坊市推广应用。截至12月17日,我市已有51.2万名驾驶人申领了电子驾驶证。
为进一步落实便利货车在城市道路通行的改革举措,方便货运企业、车辆申领城市货车通行码,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依托“交管12123”APP,增加“城市货车通行码申领”模块,推行网上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自12月10日起,“交管12123”APP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公安交管便利措施在全国全面推行,市民可网上申领,方便了货车司机通行。
延伸服务触角
群众办事更便捷
“我正在办理从业资格证,需要打印三年驾驶记录证明,但因照片审核不通过,需要拍照上传公安网,才能打印。今天用自助证照复印一体机免费拍照后,大约2分钟照片就自动上传到公安网,点击公安交管自助系统,打印出了三年驾驶记录证明。”12月17日,闫先生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24小时车管自助服务网点,3分钟就拿到了相关证明。
市车管所在全省率先建设“24小时车管自助服务网点”,实现业务“全天办”。该自助服务网点内安装了河北交管自助服务机、自助照相复印一体机和自助体检机等设备,实现了车驾管业务24小时办理,最大限度满足市民需求。市民只需携带身份证,即可实现一证办理,及时解决了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时间不统一的问题,提高了车管窗口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延伸农村交管服务触角,实现业务“便捷办”,将小型汽车注册登记业务下放到全市八个县级车管所办理。按照方便群众考试、不浪费社会资源,积极推进县级考场建设,合理布建全市考场。截至目前,共建设23家考场,覆盖全市,满足了群众就近报名、就近培训、就近考试的需求。
认真推行车辆登记企业快捷代办,与机动车销售企业、银行、邮政网点合作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开展注册登记、抵押、解除抵押、补牌、补证等相关业务。
强化监督
提升车管规范化水平
市车管所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型监管模式,力争在推进监管全覆盖过程中透明高效。
在市车管所监管中心,大屏幕实时播放着各机动车登记服务站的监控视频,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后台对各服务站及中心站点办理的业务进行细致审核,一旦发现异常迅速处理。
早在2012年,市车管所就成立了业务远程监管中心,通过综合应用平台的预警及自主研发的车驾管业务预警报警系统,对全市车驾管业务进行监管,并配备先进执法监督装备,建立音视频和业务数据研判分析通报制度,实现了各业务环节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留痕。随着各项业务延伸下放,又严格落实对各服务站点的网上巡查制度,通过远程监控、日常检查、档案抽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
此外,该所依托“双星”品牌工程,打造“五星级”服务窗口。深化落实违法处理窗口事项“一站式”零距离服务群众机制。组织窗口警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提高窗口服务意识,提升群众满意度。
开通“绿色窗口”。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军人、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优先服务、人性化服务。同时,业务大厅设有义务导办人员,为群众提供引导服务。
市车管所连续八次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车辆管理所”,先后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省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群众满意窗口”,被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
来源:廊坊都市报
文图:李新苓
编辑: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