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2021年沧州市非遗工坊颁牌仪式暨非遗工坊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沧州市艺术中心举行。运河区“中幡”和“传统手工制香”两个项目被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授予沧州市“非遗工坊”牌匾。运河区现有非遗工坊5个,分别是景泰蓝水晶画,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义昌永冬菜,传统手工制香技艺,中幡。今后,运河区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继续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力度,推进非遗+旅游、非遗+网络的融合运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扩大非遗产品的市场渠道。在非遗工坊建设上,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把运河非遗做大做强。
左一:中幡 右二:手工制香技艺
2021年沧州市非遗工坊颁牌仪式会场
省级非遗
中幡
市级非遗
手工制香技艺
运河非遗
非遗工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工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促进就业增收的独特优势。通过设立非遗工坊,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非遗就业工作经验与模式。宣传推广,带动劳动力学习传统工艺,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