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固安陶艺传承人王秀: 铸匠心于陶艺 化泥土为神奇)
走进位于固安县马庆村的一处别致小院,一阵陶土馨香扑面而来,“固安窑”三个字在阳光下格外显眼,走进院内一所房间更是别有洞天,大大小小的精致陶器摆满屋子,引人入胜,这些作品都出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固安陶艺”传承人王秀老人之手。
王秀,1953年出生于固安县宫村镇马东村,十七岁时开始做陶,与泥、火相伴已有五十载。王秀所做的陶,选用的原料是永定河古道河床胶泥,从选泥到成器,包含多道工序,陶土运来,首先便是揉泥,反复地踩,反复地揉,陶土的韧性直接关系到后期陶的烧制,随后拉坯、定型、印花、雕刻、烧制……每个步骤与细节都极为重要。陶是泥与土的艺术,成型的陶坯还需经过光和火的考验,在阳光下暴晒,再进入窑洞,经过窑火800℃—1000℃的高温炙烤,才得以成为留有泥香的历史符号。
王秀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推陈出新,烧出了各种造型的陶瓶、陶罐、笔筒等艺术品,将绘画、雕刻、书法融入陶艺中,在传统的技法上开出新颖的花朵,经过长期实践,他用固安的黏土烧制出黑陶、褐陶、红陶和罕见的白陶。王秀以匠气与匠心传承制陶技艺,他的作品被多名民间收藏家收藏,还出口到韩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地。他的欣喜在于,传承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传播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