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区北港镇新华村位于新102国道旁,本来有着让人羡慕的交通条件,却因村里土路常年坑坑洼洼,让村民出行不便。而这个困扰的彻底消失和村容村貌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发生在一个多月前。
“一个月以前,路还都巴掌宽,下点儿雨就是沟;从前推柴火车往里陷,后来骑电动三轮车也骑不出去,真发愁,难走了几十年,可住够了。”12月9日,记者来到新华村,听63岁的村民王传胜说起村里过去的模样,已经很难想象。
眼前,崭新的水泥路格外宽敞、横平竖直,浅灰色的路面十分整洁,不时有小汽车开进来,可以双排并行。
新华村硬化后的路面。王鸽 摄
同一地点两个月前的样子。(新华村委会提供)
前段时间,为了彻底改变新华村的状况,北港镇政府向上级部门争取到道路硬化资金后,立即展开了规划和施工,巨大的变化由此开始。
多年来,伴随土路坑洼问题,村里私搭乱建和小菜园、柴火堆占路的问题也非常普遍,村“两委”干部借此机会向村民宣传环境改善的重要性,而一听说要修路,人人都尽最大可能支持。
“大伙儿都说,不用劝,咱肯定得把路面多让出来,修得宽宽绰绰的才好呢!”村委石鑫告诉记者,没用几天时间,村民们都清理好了自家门前,喜滋滋地等待路修到门口。
经过近两个月的施工,11月初,新华村的道路硬化完成,共修缮了1万平方米路面,几条主路达到了5米宽,村里的样貌一下有了彻底提升。
竣工那天,王传胜骑着电动三轮车在村里绕了好几圈,高兴地给儿子打电话:“快回来瞅瞅,真宽绰啊,别说走路不用发愁了,你的汽车都能开到家门口!”
村民王传胜开心地指着自己家的方向说,现在不用担心一下雨三轮车就上不去坡了。王鸽 摄
改造完成后,村民都喜欢出门遛遛弯。王鸽 摄
74岁的村民于素芬这一个多月,总爱往院外望,老人把自己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多好看啊,到老了可享福了,国家给咱修这么好的路,得配合啊!”她说,曾经因为路不好走,村里总不见人影,现在变得热闹起来。大伙儿议论着将来还要跟着村里继续改变环境,这让老人更加期待今后的生活。
“今年,咱村建起了多个小型太阳能污水处理器,村民走几步就能把生活废水集中存放、变成净化水,村里环境和污染河道问题都解决了。年底这路一修好,全村面貌都不一样了。以前,一说起新华村就想到破破烂烂的路,咱自己都觉得脸上没光。自从路修好,明显感到大伙儿心气足了。今后,我们还会继续改善村容村貌,向更美的模样迈进。”石鑫说,他望着眼前被人们扫得干干净净的路面,特别有信心。来源:秦皇岛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