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着米面油,带着笑容和说不完的话,河北沧州交通学院的志愿者又来到了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王庄子村村民王春海家中。而此刻,84岁的王春海老人早已在门口翘首盼望,远远看见一群“红马甲”到来,他高兴地挥手打招呼。
“爷爷,您和奶奶最近身体怎么样?”“爷爷,您二老有什么想吃的吗?下次我们给您带来。”“奶奶,您知道吗,在我们学校最近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每周日上午,“红马甲”的到来都会让王春海家变得热闹非凡,王春海老两口也十分享受这份热闹的幸福。这群青春靓丽的“红马甲”其实还有一个有趣而又暖心的称号——校园“破烂王”。多年来,他们通过捡拾饮料瓶等废品变卖筹集爱心钱款,购买各种生活用品,将温暖送到孤寡老人身边。
王春海的老伴王淑兰不慎摔坏了腿,照顾王淑兰的重任落在了王春海的身上。他们的生活本来是辛苦而平淡的,却因为这群“红马甲”的到来而变得多姿多彩。“三年来,每周日他们都会拎着吃的、用的来看望我们。在我们心里,他们就跟家人一样。”王春海说,每个星期都盼着这群孩子来,看不见他们,老两口心里总会牵挂着。
“大一的时候,我们入村调研,得知了王爷爷家中的情况,便决定每周日去探望老人,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们。”志愿者刘贺说,每次他们都会帮老人打扫卫生、陪同聊天,老人也经常会做一些好吃的送给他们,让他们也备感温暖。
而每次探望老人时购买的米面油等慰问品的花费,并不是通过志愿捐赠募集的善款,而是通过捡拾废品换来的爱心钱款。每天,刘贺等人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带着工具去校园里捡拾废品。久而久之,他们也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校园“破烂王”。“通过将捡拾的废品换成爱心款,不仅能给爷爷奶奶买东西,还能保护校园环境,我觉得这笔钱更加沉甸甸,这项志愿活动也更加有意义。”刘贺说,在他们的影响下,很多同学也加入了捡拾废品的队伍中,换取的爱心善款也变得越来越多。
据了解,自2010年开始,沧州交通学院便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团,专门从事各种志愿活动,“捐瓶助老”志愿服务活动便是其中一项。“捐瓶助老”志愿服务活动还曾荣获“第八届河北省教育系统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黄骅市十佳志愿服务品牌”等荣誉,这也是对这项坚持了10余年的志愿活动最好肯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志愿者们不仅给老人送去了慰问品,更是送去了一份份的关爱,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今后,我们还会将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让校园‘破烂王’用一个个小瓶子置换出更多的爱心。”沧州交通学院团委书记曹蒙春表示。(高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