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沧州热力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以老兵带团队,以党员带群众”,打造出“老兵精神”特色党建品牌。在实际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弘扬老兵精神,发挥老兵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员工。他们立足岗位,奋发进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闪闪发光。
王洪星,共产党员,退役军人,热力公司生产部运东分区鼓楼片区负责人。
11月25日,临近下班时间,运东分区鼓楼片区负责人王洪星长舒一口气,集中强制关阀工作终于告一段落,这意味着供暖季初期最紧张忙碌的阶段结束了。目前片区内各换热站供暖平稳,用户报修电话减少,管网跑冒滴漏的隐患基本解除,作为片区管理人,王洪星心里踏实了许多。
加班加点做好工程监管
近几年,供暖启动的时间一再提前,从另一个角度也给生产准备工作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在供暖面积不断增加的同时,供暖准备工作时间在不断压缩,检修和工程工作质量要求却在提高。
10月下旬,为了确保市医院一次网改造工程顺利竣工,受到工程影响的用户能够按时用暖,王洪星连续4天4晚坚持在施工现场监管,最后一天一直干到凌晨4点,直到受工程影响的5个换热站试运成功后才收工休息。
千方百计查找漏点
从10月下旬起,尤其是供暖启动的前后两周,王洪星工作到深夜是常事。他所负责的片区属于老城区,管网老化的情况较多,供暖刚刚启动的时侯,换热站运行处于调整阶段,管网升温之后容易出现漏点。11月上旬,王洪星连续处理四次管网漏点问题。
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漏点,他带领片区员工趁晚上安静走遍小区单元楼,在楼道里听管道声音,查用户放水。在没有小区管网施工图、小区地下管道井混乱的情况下,他们来回几次翻开小区所有的管道井查失水点。漏点难找,他们不放弃,想各种办法,加强用暖常识宣传杜绝放水,把墨汁倒入换热站水箱寻找冒“黑水”的管道井和下水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洪星和同事的努力下,先后解决了口腔医院、新华小区、鼓楼商业门市等四个漏点。
换位思考做好用户服务
在查找管网漏点处于胶着的时侯,也是供暖服务压力最大的阶段。压力之下,面对个别难缠用户,特别需要及时调整心态。
王洪星对此深有体会,他说:“刚供暖的时侯,问题确实多,很多问题虽然是用户取暖设施的问题,但是他们着急的心情咱要理解。接到这类用户的报修电话,我们了解情况后,解释不通,就尽量到现场去给他们看看,顺便教教他们用暖常识,避免再次投诉。如果是老年用户,我们再多干点,清滤网,冲暖气,能帮就帮。”
“有活往前赶,做事就要做到位”是王洪星的工作风格。强制关阀时间紧,任务重,他们片区就放弃倒班,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加班加点地干。说到强关和查漏,他说:“漏水、盗热都是损失公司利益的事,我们早一天解决问题,公司就少一点损失,我们心里也踏实。”
王洪星从电厂调到热力公司已经5年,经历了4个供暖季,从之前工作相对单一到现在面对不同用户解决各种不确定问题,他迅速成长,在工作中独挡一面。他感触最深的是,在以老兵精神著称的热力团队里,他能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党员,是一个老兵。面对用户,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显得异常清晰,工作既有目标,又有干劲儿。他说这就是老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