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霸州“幸福小院”(以下简称小院)内的老人们和来自“爱心公社”微信群的志愿者们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前,说说笑笑聊着家常,空气中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54岁的杨亚静是一位摄影工作者,也是“爱心公社”微信群的创始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加活动时来到小院,从此开始关注这处失独、空巢老人集体生活、相互扶助的公益活动基地。
“一直想着能为老人们做点什么,今年9月,我找到一些热爱公益的朋友,成立了‘爱心公社’微信群,现有社员20余人。”杨亚静告诉记者,目前“爱心公社”的志愿者们每半个月就会到小院开展一次陪伴日活动,跟老人们一起吃饭、聊天、唱歌等,已连续开展了5次。
当日一早,小院的老人们等待志愿者们的到来。“今天吃火锅,志愿者们带来了蔬菜、肉和各种食材,到了小院就开始准备。”小院发起人黄会平看着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心底涌起阵阵暖流,“小院住了10户20人,有4户失独家庭,有4户正常家庭一对一陪伴,还有两户空巢家庭。志愿者们一来,小院可热闹了,大伙儿都高兴。有的志愿者跟我们的孩子年龄相仿。吃他们做的饭,格外香!”
34岁的李培是“爱心公社”微信群的一员,在跟老人们相处几次后,很受触动,想着老人应该爱吃菜团子、菜包子,她特意做了两大屉送过去,还为现居小院的20位老人每人买了一件新棉袄,“这都是举手之劳,老人们其实不缺什么生活必需品,缺的是一份关怀和爱。自己做点小事,希望能让老人们感到温暖。”
“穿上新棉袄,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还有人陪着聊天,他们可真是我们的‘小棉袄’。”居住在小院的74岁空巢老人何俊娟笑着说。
看到大家面带笑容,杨亚静也觉得很欣慰,“这段时间我们把小院的空地开垦出来了,明年开春打算一起种菜。我还有个想法,给小院的老人们找些手工活,这样既能快乐生活,还能有一定的收入,一举两得,让老人们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