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躺平”一词随着《躺平即是正义》的文章火了,成为不少年轻人面对996加班模式、自我消耗“内卷化”时的一种“精神归宿”。所谓“躺平”,是指遇事不再鸡血沸腾、渴求成功,而是无论别人做什么事或者面对什么状况,都是一副无欲无求、无所谓的姿态。
不可置否,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年轻一代面对生活成本高、工作节奏快、考核压力大的现实焦虑,选择“躺平”的低欲望心态,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精神慰藉,暂时忘掉烦恼,实现自我解脱。但长此以往,会衍生为消极颓废、自暴自弃的“丧文化”,尤其作为党和人民事业“赓续者”的年轻干部,“躺平”心态更是要不得,必须烧旺“三昧真火”,淬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舍我其谁的担当、真抓实干的作为,才能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拒绝躺平,淬炼“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意志。“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是支撑中国共产党人视死如归、革命到底的精神之钙,是指引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支柱。正是凭着坚不可摧的理想信念,才能一次次绝境重生、一次次拼搏奋起、一次次创新突破,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年轻干部,虽没了血雨腥风、惊涛骇浪的洗礼,少了战火硝烟、生死抉择的考验,但如果一遇压力就喊“内卷”,一遇挫折就想“躺平”,那又如何能接好“接力棒”、肩负起让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责任呢?所谓“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成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年轻干部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感悟“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意志力,体悟“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坚韧力,烧旺“信念”的真火,淬炼困难面前不畏缩、挑战面前不逃避、压力面前不弯腰的顽强意志。
拒绝躺平,淬炼“为官避事平生耻”的作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温饱不足到实现全面小康,新中国成立以来,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执着,靠着“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迈进新征程,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的“雪山”“草地”,如果一遇困难就当起咸鱼,一遇挑战就消极懈怠,在“躺平”中无所作为、混天撩日,又如何能交出优异答卷呢?所谓“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年轻干部在面临本领恐慌时,不防多到吃劲岗位上挑一挑重担子、练一练硬本领,遭遇挫折迷茫时,不防迈开步子、躬身一线,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中烧旺“实干”真火,淬炼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舍我其谁、奋勇争先的积极作为。
拒绝躺平,淬炼“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揆诸现实,部分年轻干部之所以面对挫折困难、压力竞争时出现渺小感、无力感,是因为当前的成长空间、考核体系、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在遇到进步的天花板、成长的“隔离墙”时,他们试图降低开支去“节流”,避免自己在缺乏创造性的竞争中被消耗。所谓“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如何让“躺平”干部激发斗志、奋发有为,考核评价体系、选人用人机制是“指挥棒”也是“风向标”。要完善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工作实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年轻干部从一些无谓的、缺乏创造性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解脱出来,切实为他们松绑减负;要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为年轻干部搭好干事创业的舞台、营造良好的成长进步空间;要坚持激励与约束并举,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为那些出于公心、敢于担当、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烧旺“激励”真火,淬炼难题面前敢闯敢试、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挑战面前敢干敢拼的果敢担当。(通讯员 安佳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