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党建引领 网格管理 | 西岔社区“小网格”推动基层治理质效“大提升”)
西岔社区突出党建引领作用,牢固树立“小网格、大治理”理念,创新推行“1113”举措,打出精准“组合拳”,进一步提升网格治理服务效能。
一是认真织密一张网。将辖区划分为6个网格,建立2个楼院党支部,选配6名网格员,每栋楼、每个单元都配备了相应的楼栋长和单元长。
驻区企事业单位、商圈市场等同步设置专属网格进行补充组网,实现地域空间无缝隙。由社区书记担任网格长,每一个网格设置1名专职网格员,将网格内党员骨干、楼栋长、单元长以及志愿者组建成工作团队,认真履行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处、特殊人群管理、治安巡逻防控、疫情信息收集、公共服务代办、政策法规宣传、落实党委交办事项等10大职责,对网格内的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是精准绘制一张图。结合地理位置,将人、地、事、物、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网格内贫困户、特殊群体、楼房、道路、驻区单位等用不同颜色一一标识,形成网格基本信息情况图。汛期来了,哪里容易遇险,谁是包联责任人,如何有效避险,一目了然;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由哪些部门包联负责,怎样安排干部,安排多少干部,一见便知;哪里是小区出入口,有几个,一清二楚,疫情防控更精准;到哪里检查,可以检查什么,实现快速查找,督导检查更加便捷,一步到位。
三是准确建好一本帐。开展网格数据“清仓见底”行动,动员网格员上门核实、电话核查摸清网格内人员、房屋、居住情况等基础数据,做到“人房关联、人房一致”。按照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社区矫正、维稳对象、民生救助对象等几类重点人群等分类建立详细台帐,并以表格的形式上墙公示,基础数据一目了然。
根据各类人群的需求,逐一匹配相应的工作力量,逐一落实有针对性的服务管理措施。同时,网格员通过事件采集、服务走访、建立网格微信群等形式开展网格宣传,网格化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网格规范率、知晓率和满意率不断提升。
四是服务群众三措施。建立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制度。网格员每周至少拿出3天时间,遍访责任网格内居民,与他们“拉家常、话里短”,并按照“三必清”的原则,即基本情况、需求问题、口碑评价必清,建立“民情日志”,将群众诉求和服务事项记录下来,适时开展“细”服务、化解“小”矛盾、解决“微”问题。
建立网格员碰头会制度。社区每周一上午组织辖区内网格员召开一次“四点”碰头会,专题听取网格员日常工作亮点、难点、隐患点、矛盾点情况汇报,社区书记综合各网格好做法,对疑难问题,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研判,适时调整工作方式和工作重点,更好地服务网格群众。
建立网格信息共享处置制度。对于群众反映的诉求,网格员及时在网格内沟通,并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通过“大好河山”手机APP进行上传,社区书记会借助社区居民议事厅这一平台,根据议事内容,召集相关部门、事发网格的群众和网格员,几方共同对事情进行协商讨论,寻找解决办法。
西岔社区的小网格,让群众对“网格”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群众进一步强化了“有事找网格员”的理念,打通了群众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群众亲切地称网格员为“铁脚板”,今年以来,提供流动人口就业岗位30个,安置刑释解教、社区矫正人员10人次,矛盾纠纷、社会治安、群众诉求等各类为民服务事项办结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率得到提高,社区发展大环境进一步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