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故城党建】辛庄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结硕果)
辛庄乡坚持把强基层、夯基础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通过建全组织、选优带头人队伍、强化产业发展,全面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吹响乡村振兴新“号角”。
一是党建+基层组织,筑牢干事创业“桥头堡”。不断建强“领头羊”队伍。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新选任35岁支部书记5人,大专以上学历支部书记15人,企业家村官15人,为深入推动乡村振兴、促进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完善便民服务等工作机制12项,改造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4处。实施农村党务、村务、财务、服务“四务公开”,密切干群关系,提升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加强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党支部成员、致富带头人任职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领办专业合作社,围绕畜禽养殖、林果、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36名,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0余场,培训1000余人次。
二是党建+农业产业,增添乡村振兴“内动力”。依托传统农业产业优势,确定全乡“三区一带”发展战略。以村党支部为引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五位一体”集体化经营为举措,大力发展农业产业。2021年流转土地1800亩,完成孟务、前孟町、万小麻、魏家院4个试点村,其中孟务村300亩,发展优质花生、玉米产业,收益良好,预计年底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魏家院流转500亩,种植优质花生,年底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前孟町村流转500亩,发展果木﹢蔬菜产业,发展南瓜加秋霜梨产业,预计可增加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万小麻村流转耕地200亩,发展板蓝根中药材产业,预计增加集体收入2万元以上,流转土地300亩种植优质小麦、玉米,增加集体收入6万元。明年“五位一体”村达到15个以上,确保每个片区至少有一个试点村,实现集体增收和“一村一品”;积极对接以岭公司,利用2100亩的100兆瓦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发展“五位一体”模式种植中药材,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目前全乡年收入超5万元的村达29个,占比87.9%。
三是党建+生态治理,打造乡村振兴“新高地”。突出“点”“面”结合,发挥前孟町、万小麻村等一批村庄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行“街道长”“胡同长”等“五长”制,每村配备3名保洁员,实现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定期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突击周及观摩拉练活动,通过打造示范、突出亮点,观摩拉练、验收评比,有效促进了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实现村庄干净、整洁、有序。全乡共打造亮点村10个,示范街40条,样板巷78条,清除残垣断壁60处,杂树500余棵,拆除危旧房屋22座,废弃猪圈16个,清理坑塘18个,群众参与上万人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引领作用,入户宣传秸秆禁烧、环境卫生知识,加大农村厕所提升改造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力度。全乡累计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5960个,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5%以上,并建立了清掏队伍,建成厕污处理站,厕所革命成效显著;发放903个垃圾桶存放生活垃圾,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各村配备秸秆禁烧巡逻人员66人,不间断进行秸秆禁烧巡逻。
四是党建+乡风治理,铸就乡村振兴“思想魂”。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指导33个村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两委”其他相关人员为小组成员的乡风治理领导小组。全乡共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村民自治组织132个,带领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融入文明创建和文明实践,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243人,今年以来,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等道德评议活动10余次,评选出一批优秀先进典型并进行表彰,引导村民争当模范代表,传播真善美、凝聚正能量,促进乡风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