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我局通过统筹部署策划、创新服务方式、丰富线上供给等措施,指导全市各级公共文化场馆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公共文化活动,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线上线下服务人次明显增加,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一是统筹部署,充分调动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积极性。11月4日,我局召开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专项工作部署会议,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市群艺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对我市1-3季度市县两级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总结,对下一阶段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工作进行了统筹部署。为充分调动我市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积极性,我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服务效能的通知》及《关于举办全市亲子阅读“育苗”行动和“年度阅读达人”评选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瞄准短板、精准施策、活动引领、表彰激励、提升效能,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文化服务氛围。
二是创新方式,大力提升线下公共文化服务便捷性。沧州市图书馆增设诚信集体借阅证,开展送书上门服务,面向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单位以及社会群众性阅读组织等不同群体,免收押金,为其提供送书上门服务;海兴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在育红校区等学校举办了“幸福家园、大美海兴”优秀摄影作品室外巡回展;部分县(市)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流动服务车等载体,推出应对疫情服务举措,如河间市图书馆积极开展了“图书馆流动服务车进公园”活动,任丘市图书馆开展“我为群众送文化”等系列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把图书馆“搬”进乡村(社区)、“搬”进公园景点、文化广场,方便群众读书馆看报,延伸服务触角,有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三是丰富供给,持续增强线上公共文化服务活跃性。在积极做好线下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同时,沧州市县两级持续加大线上公共文化供给力度,正在开展文化惠民“进网络”演出、摄影展览等丰富多彩的线上公共文化服务活动。11月以来,沧州市群艺馆依托微信公众号平台,已举办了5期“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线上专题摄影作品展;沧州河北梆子剧团、沧州杂技团、沧州京剧团、黄骅市河北梆子剧团、沧县龙凤特技舞狮团等7家市县优秀院团依托各县(市、区)公共文化机构、机关、学校、企业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演出“进网络”,从线上将100场地方戏、杂技等精品演出配送到位,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王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