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中央文明办内部交流材料《精神文明建设》杂志第19期,刊登《河北河间市推进婚俗改革 弘扬文明新风》经验材料,向全国推广。
河北河间市推进婚俗改革
弘扬文明新风
近年来,河北省河间市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取得积极成效。今年4月,河间市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河间市以此为契机,将婚俗改革列入年度大事实事,制定《婚俗改革工作实验方案》及三年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举全市之力抓紧抓实抓好。
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指导督促。制定《河间市农村“两委”移风易俗工作机制》,推动全市各村红白理事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按照婚丧事宜一切从简、文明理事的原则,指导村级组织依法依规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红白事的标准和操作流程,从用烟、用酒、办事规格、花费等各方面作出细致规定,切实提高村规民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建立红白理事会理事长“事前走访、相互沟通、办事承诺”机制,在谈婚论嫁初始,理事长就进行家访,与婚嫁对象形成共识,自愿做到婚事简办。建立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对宣传不到位和落实不力的村在全市通报批评;对红白理事会作用发挥不好,出现嫁娶大操大办、造成不良影响的村,年底取消评先推优资格;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搞封建迷信的党员干部,给予组织纪律处理。据统计,2019年以来,共涌现出413对“零彩礼”新人,8000余对新人简办婚事,花费比从前每桩婚事平均减少10万元。
抓好典型示范,营造浓厚氛围。组织开展婚俗改革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活动,2019年以来,选树“婚恋新风好家庭”257户,“移风易俗好青年”400余名。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典型人物为原型,创作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群众喜闻乐见的西河大鼓宣传曲目,组织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文化广场进行演出,开展线上、线下演出百余场次。结合开展“文明家庭”故事汇、“家风家训交流会”,以播放“零(低)彩礼”新婚夫妻幸福生活短片、现场访谈等形式,集中展示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培树和谐友爱、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各村镇结合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和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利用文化墙、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推动形成引领效应。积极选树优秀《红白理事会章程》和方便群众记诵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打造工作标杆,发挥示范作用。今年4月,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对河间市的移风易俗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各级媒体累计报道300余条次,产生了良好社会效果。
创新工作举措,建设文明乡风。连续三年举办“5·20”零彩礼集体婚礼,专门为“零彩礼”新人推出免费体检、婚纱摄影、集体婚礼婚庆、爱心商家奖品等一系列奖励政策,省时又省钱的集体婚礼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接受,“彩礼有价,爱情无价”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搭建公益婚介服务平台,对全市未婚大龄青年进行全面摸底,建立“未婚大龄青年数据库”,创办“相亲角”,组织全市各级妇联主席加入“公益红娘群”,为年轻人牵线搭桥。河间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开设“新婚课堂”,为登记领证的新人开展婚前辅导,帮助他们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组建“小桔灯”婚姻家庭关系辅导志愿服务队,深化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和危机干预,招募社会工作师、心理辅导教师、心理咨询师、律师、优秀公益“红娘”、诗经文化研究者、婚俗文化研究者等,开展情感沟通、心理调适、纠纷调解、危机干预、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项目,帮助有需求的夫妻学习增进婚姻幸福、化解婚姻危机的技巧。累计为40余对夫妻进行离婚疏导,37对夫妻修复了婚姻关系,为27对夫妻进行婚姻家庭关系调适,有效缓解了婚姻中因夫妻性格不合、婆媳关系相处不融洽、子女叛逆等因素引起的家庭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