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讯:11月25日,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会议就司法协调小组统筹推进公正司法有关工作,做
今年以来,司法协调小组紧紧围绕“法治秦皇岛”建设目标,积极协调推动政法单位公正执法、能动司法,以深化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和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司法领域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提升司法效能和公信力
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的意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美好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工作措施,深化改革举措,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我市道交纠纷诉前调解工作成效显著,走在了“道交一体化”改革的前列,海港区法院指导成立的“秦皇岛市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先后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委员会从成立之初至今年10月,共受理道交纠纷5067件,调解成功4733件,申请金额4.23亿元,调解金额2.85亿元,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856万元,为保险公司挽回经济损失1.38亿元,协议履行率100%。检察机关积极稳妥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完善新领域案件公益诉讼相关制度。北戴河新区检察院与海警、海洋局、海洋学院、社会公益力量等共同协作,积极构建海洋环境保护新格局的做法,受到省检察院的充分肯定。公安机关依托“平安秦皇岛”抖音号、“秦皇岛公安”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对外发布宣传公安机关深化改革的工作举措。海港公安分局民警陈国平利用自媒体创新反诈宣传的方式和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刊登,全市新增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11.47万人,全民的反诈意识和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二、整治顽瘴痼疾,健全长效执法监督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我市高位推动,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强力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走深走实。通过线索核查、案件评查、涉黑涉恶案件倒查、涉法涉诉信访清查、智能化数据排查等手段,依规依纪依法深挖彻查涉及政法干警违法违纪问题,确保问题线索“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同时,坚持标本兼治、边查边治,聚焦群众反映强烈、影响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顽瘴痼疾,建立问题台账,逐项销号,彻底清除。市委政法委成立专项执法检查组对青龙县公安局开展了驻点式执法检查,指导青龙县公安局深入查摆执法问题并扎实整改,快速扭转了执法水平相对落后的不利局面,为实现“后进变先进”打下工作基础。进一步巩固顽瘴痼疾整治成效,积极推进政法机关建立预防整治“六大顽瘴痼疾”的长效机制,堵塞制度漏洞,确保长效长治。在对青龙县政法政治生态整治期间,市委政法委指导青龙县制定了《青龙满族自治县政法机关权力制约制衡和协调协作机制若干措施》,严格规范了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互相制约、协调协作工作流程。下一步,我们将在市级层面进行推演,对该机制运行在全市进行推广。
三、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服务保障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市委政法委制定了《全市政法系统服务和保障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推动政法机关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持续发力,倾力打造“平安秦皇岛”“法治秦皇岛”,助力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一是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制定《秦皇岛市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长效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的压倒性态势。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以来,全市新打掉涉恶犯罪团伙3个,破获刑事案件34起,批捕涉黑恶案件70人。二是社会治安不断好转。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利剑铸盾”“八大攻坚战”等专项行动,精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全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三是集中解决“执行难”成果得到持续巩固和深化。贯彻落实市“两办”印发的《关于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的意见》,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优势,采取联合惩戒、网络查控等执行措施,坚持善意执行文明执行理念,做到简案快执、繁案精执,最大限度提高执行效率,让“老赖”无处遁形。四是采取有力措施助力经济发展。全市法院围绕省市“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执法办案工作,推出“一站式”诉讼服务十项承诺,积极回应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法律问题。制定助推复工复产措施和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的司法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多元解纷机制作用,大力化解涉企矛盾纠纷,促进社会稳定。
下一步,全市政法机关将继续以改革为牵引,持续深化推进“法治秦皇岛”建设,为全面推进现代化国际化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