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激店村:暖了大棚更暖了心窝)
11月19日,刚忙完大棚里面活儿的慈会生匆匆走进大激店村委会:“原来的变压器和电线型号不能满足我暖棚的用电需求了,总是跳闸,这大冷天暖棚里要是没办法取暖,我今年种的西红柿苗怕是抗不过去啊。” 慈会生还没等坐稳,他就开始说自己的烦心事。
“别着急,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大激店村党支部书记王立峰递给他一杯热水,了解具体情况。
原来,前几年慈会生和其他村民在村南建了58个大棚种植葡萄、草莓、蘑菇等果蔬,电改煤之后,大棚旁边的变压器还能基本满足用电需求。看着这几年市场繁荣,他今年又新建了6个温室大棚,种上了西红柿苗。没想到大棚建起来了,可是变压器却因为不能满足用电需求,总是跳闸,现在部分果蔬正是生长期间,没有合适的温度,秧苗都有被冻死的可能。
“走,咱们到现场看看去,咱们尽快满足你的用电需求。”大激店党总支书记张东河坐在旁边听到老慈的情况,披上衣服就召集负责支部书记王立峰、副主任张新伟和管电的支部委员王春等一起到现场了解情况。
大激店村党总支书记(右二)在现场了解情况
“现在这几个大棚都种的什么品种?每天需要多少电量?什么型号的电线能满足用电需求?……”一连串的问题直中问题关键。
“现在的变压器是50千伏的,按照现在大棚的需求,最起码要增容一倍才行。”对于所需要的,慈会生早在心里算了好多次。
“这段时间正是育苗的关键时期,幼小的果蔬苗经不起一点儿的寒冷,这些是大棚户明年的全部收成,关系民生的事儿就是大事。”在大棚现场,张东河了解完具体情况表示:“咱们村的大棚种植还要发展,所以不能仅仅满足现在用电需求,还要长远考虑,我建议直接将变压器增容到315千伏。”得到大家一致同意后,张东河现场拨通了魏村供电所所长电话,沟通变压器增容问题。
“张书记你放心,我们马上报请增容并安排施工。”电话那头,供电所负责人立刻同意并给予了大力支持。
11月21日,小雪节气前一天,早晨室外温度最高不足5摄氏度,电力增容施工工作正式开始。
电力工人进行吊装作业
“大家抓紧时间施工,并注意安全。”施工现场,王春嘱咐着施工工人。
在经过6个小时的紧张施工后,变压器增容工作完成。王春和电力公司专业人员又对新建大棚进行电力线路重新规划布局。
“大家把取暖设备都开开,看一下运行情况。”
21°,22°,23°……
看着大棚内温度计上水银柱缓缓上升,压在慈会生心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张书记,没想到不到4天时间问题就解决了,这办事效率我们能不支持村里的工作啊。”慈会生握着张东河的手,语言质朴,但情真意切。
改建好的电线杆一字排开
“现在全区都在狠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村民是出题的,我们是答题的,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实事、解难题,村民们才能给我们打满分。” 村里环境好了,村民腰包鼓了,家家户户的小日子才能越过越滋润,王立峰觉得这是他最骄傲的事儿。而这份骄傲得益于他在心里悄悄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在村总支的带领下,打造一池好水,建设秀美风光,成就品牌乡村。”这也是他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