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文安县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有关决策部署要求,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宣传与基层社会实践相结合,精准聚焦基层群众需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让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兴隆宫镇大龙华村,农技专家刘保国(左二)正在给农民宣讲党史。陈有柱 摄
“1941年春,迎着依然寒冷的北风,在‘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声中,王震率三五九旅战士们肩挎钢枪,手握镢头,硬是在一片林海荆棘中开出了一条通向南泥湾的路,由绥德进驻南泥湾……”近日,在兴隆宫镇大龙华村,当地果树专家刘保国正利用农余时间给农户讲党史、送技术,通过讲述党的历史事件、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为农户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在兴隆宫镇大龙华村,农技专家刘保国(中)正在给农民讲解果树修剪技术。陈有柱 摄
现场,刘保国讲得神采飞扬,大家听得聚精会神。“通过聆听党的故事,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党的光辉历程。镇上不仅派出农技专家给我们技术上的指导,更是安排了党史宣讲队给我们精神力量,真正将服务送到了我们身边。”村民高长春说。
在兴隆宫夏村,农技专家万久兴(左一)正在给农民讲解小麦播种技术要点。陈有柱 摄
文安县将党史宣讲与农技服务相结合,选派了96名党史理论深厚、农业技术扎实的党员干部组成党史宣讲小分队,入镇入村,到田间地头传授农业技术知识的同时,宣讲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将党史宣讲从“会场”延伸到“现场”,走进群众心头,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
在赵各庄镇李各庄村新民居,志愿者敲快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群众纷纷驻足观看。王晖摄
在赵各庄镇李各庄村,一位身穿红马甲的宣讲团志愿者正在给群众表演的内容为《党旗下的文安》的单口快板,清脆的快板声、朗朗上口的唱词,吸引着群众驻足观看。
在民安路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在宣传文化活动室阅读红色书籍。王晖 摄
在民安路社区居委会,志愿者通过打快板的鲜活形式讲党史故事。王晖 摄
文安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基层文化阵地作用,积极运用“文明星期五 照亮文安城”志愿服务活动,以“板凳会”“邻里会”“快板宣讲”等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史宣讲“进社区”“进农村”,紧紧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重点讲清楚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初心宗旨、重大理论成果、伟大精神、宝贵经验,同时融入革命英烈、英雄模范和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把党史宣讲搬到了群众“家门口”。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各种形式的“进农村”“进社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310余场,受众达1万余人次。
据了解,今年以来,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文安县成立了由党员干部、理论专家、中小学名师、志愿者、红色讲解员、文艺演出骨干组成的党史理论宣讲队,深入农村院坝、田间地头、厂区车间,以故事、快板、小品、情景剧等形式开展党史教育宣讲,讲述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让广大群众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力求以党史故事引导、熏陶、激励群众,让红色基因和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