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要继承并弘扬民族传统精神,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在河南林州(原林县),太行山上层林尽染,站在山脚抬头望去,“人工天河”红旗渠横亘在盘山处,滋养着林州大地。这巧夺天工的红旗渠,凝聚了林州人民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
林州的人民用艰辛的付出,创造了太行山的奇迹,他们曾经在太行山中苦干9年,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才有了今日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红旗渠的修建,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同时也创造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发扬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创业艰难,当时的条件十分恶劣,人们面临资金、技术方面的重重挑战。但艰难的条件不能打败人们创业的热情,节约资金、众筹资金解决资金难,发挥智慧、突破创造解决技术难题。为解决总干渠与河流交叉的问题,施工人员设计建造了“坝中过渠水,坝上流河水”的空心坝,从此“渠水不犯河水”;修建桃园渡槽时发明了“简易拱架法”,建成“槽下走洪水、槽中过渠水、槽上能行车”的渡桥。林州人民终绝壁穿石、艰苦创业、在困难中创造辉煌。
发扬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每一个成功的经历,都蕴含着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荣誉。成功修建红旗渠,也蕴含着人民团结协作精神。太行山上修建人工渠,需要跨省、跨县、跨流域引水,这就需要当地人民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大家团结起来劲往一块使,才创造了伟大的红旗渠。
发扬坚持不懈的红旗渠精神。林州人民曾受干旱之苦,连年累月的天灾,让人民开始“引漳入林”工程,通过调水建成人工渠储备水源,保障生产生活。随后更名为红旗渠工程,这利国利民的工程背后是九年寒暑的不懈坚持,曾经只有300万的储备资金,曾经技术人员仅有28人,曾经面临种种难题,在当地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被一一解决,坚持不懈创造伟业,坚持不懈缔造辉煌。
时代更替,精神永垂不朽,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为新时代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增砖添瓦。(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