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目前,全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肌梗死发生,但是仅有3.5万例患者获得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为提高公众对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急性心梗的规范化救治流程,中国医师协会于2014年成立了“心梗救治日”,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
为提高公众对心肌梗死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化救治流程,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升群众自我救护和救助他人的技能,11月17日下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在东院会议室开展了“1120中国心梗救治日”健康科普活动,物业公司的职工和部分在院患者及家属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心内二科副主任王鹏以《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为题,分别从心梗的临床症状、易患人群和心梗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强调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一定要立即拨打“120”,急性心肌梗死的黄金抢救时间为120分钟, 如果能在120分钟内完成救治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随后,急诊科褚雄兵医生就《心肺复苏术》展开讲述。心肺复苏是目前最常用的急性心梗急救方法,如果在心脏骤停的一分钟内开始实施,成功率高达90%。褚雄兵利用模拟人,详细讲解了如何调整患者体位、打开气道以及胸外按压的位置、深度等要点。听众们积极参与,也上台进行了实地演练,感受了心肺复苏的急救过程。
活动中设问答环节,让听众加深了记忆,工作人员还将《胸痛中心》《急救知识》等健康知识手册发放到听众手中。
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连续五年举办心梗救治日主题公益活动,旨在做好公众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救治的宣传工作,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和支持心梗救治工作,提高百姓预防及早期治疗疾病的意识,并通过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急性心梗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最终提高心梗救治水平和成功率,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通讯员 王越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