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北创城 常态创建】大二号回族乡村容村貌实现大变样)
今年以来,大二号回族乡党委政府始终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促进全乡发展,统筹推动“五清三建两化一提升”工作、“周五大扫除”、农宅空置率30%以下村庄整治提升工作,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为目标,精心部署、重点攻坚,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落实。通过全乡上下半年来的工作,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提高站位,突出“三个带头”。一是主要领导带头讲政治。乡主要领导坚持把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切实盯紧抓牢,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多次召开推进会、调度会,指导推动工作落实,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凝聚起全乡工作合力。二是包村领导带头担责任。各包村领导坚持每日抽查重点地块、重点街道,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调度,及时安排整改,并且现场指挥、全程盯办,确保街巷道干净整洁,不留死角。三是村两委干部带头做示范。各村书记坚持现场指挥,全天巡查公益岗工作情况,村两委干部集中到村民家中动员宣传,并主动清扫自家院落,切实发挥党员干部先锋示范作用。
二、把握重点,确保“三个到位”。一是摸清底数,确保清理到位。以生活垃圾及杂物堆放点、户外垃圾等为重点,组织乡村干部及公益岗对全乡范围内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地毯式、全方位排查。针对发现的问题,乡包村干部和村干部现场指挥、全程盯办,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调配机械设备,组织各村公益岗积极行动、逐一清理,对能立行立改的,坚决做到清理到位、不留死角;对暂时不能清理的限期整改,确保全部清理完成。在乡政府所在地设立3个临时垃圾倾倒点,并定期清理。截至目前,共清理生活垃圾1350方、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560吨、垃圾杂物堆放点108处、沟塘28次。下大力度拆除破旧院落房屋、私搭乱建,共拆除破旧院落12处、房屋47间、乱搭乱盖22处、破旧院墙1000多米,创建美丽庭院78个、精品庭院12个,村庄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加大力度,确保建设到位。我乡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任务,找准自身短板不足,聚焦强基础、补短板、增活力、惠民生,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今年以来,完成农村安全饮水改造提升项目,新建了西门口环岛、山体公园和文化广场,完成水泥硬化6656平米、便道砖铺设17850平米,新建公厕1座,采购垃圾桶259个,绘制文化墙850平米,新安装路灯17盏、路灯灯箱及造型110个,建成小游园、小菜园、小花园15处,建设公共绿地和停车场8处,新增绿化面积11500平米,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增强。三是营造氛围,确保宣传到位。通过入户宣传、张贴宣传海报、绘制文化墙、大喇叭、微信等方式大力宣传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作,引导村民转变观念,摒弃乱堆乱放、随意倾倒等陈规陋习,逐步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营造人人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
三、健全机制,压实“三项责任”。一是压实公益岗位人员管护责任。对各村进行片区划分,公益岗实行包片包路段工作制,逐巷道落实工作区、责任人,确保处处有人管,将人居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同时,进一步健全公益岗出勤考核和工作奖惩制度,根据平时工作实效,予以适当奖励和惩处,切实调动公益岗人员工作积极性。二是压实乡村干部日常监管责任。乡村干部分片管理,每天按时检查,执法队坚持全乡巡查,及时交办发现的问题,并盯办整改,切实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巩固整治成效。三是压实商户“门前三包”责任。切实加强日常巡查,督促商户及对各自门前区域进行及时清扫,特别是在农忙时节,督促各蔬菜市场、冷库对责任范围内废弃菜叶每日进行清理、转运,并对路院面进行冲洗保洁,确保全乡可视区域内无裸露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