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开展以来,抚宁区不断创新科普工作方式,大力整合社会科普资源,积极组织开展科普活动,着力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化大科普氛围,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服务科技强区建设。
狠抓“多层级”的科普活动,延伸科普基层触角。建立以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等大型活动为重点、各部门专题活动为辅助、社区网格各类经常性活动为基础,紧扣主题、形式多样、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科普活动大格局。不断创新机制,构建科普交流、展示、研讨大平台,提高活动的社会知名度和公众参与率。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期间开展了科学抗疫、抗震避险、健康义诊等8项科普宣传活动,现场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600余人次参加活动。
培育“多元化”的科普人才,壮大科普队伍建设。通过社会征集、重点培训、项目资助等多种形式,加快培育一支从事科普创作、科技传播、活动策划、科普管理等多种类、多层次的专兼职科普人才队伍。面向基层科普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组织开展科普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科普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引导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参与科技传播和科学普及,鼓励中小学科技教师成为科技传播专家,目前科普志愿者和科技特派员队伍已达102人。
培养“多面手”新型农民,打造科普联动机制。结合科技特派员活动和科技志愿者专项,把科技培训与科普宣传工作紧密结合,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截至目前,共组织各类实用技术培训14场次,田间指导30余次,培训1000余人次。同时,加大科技创新政策培训力度,举办了4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企业认定等政策培训班,全市共有20余家企业30余人次参加培训,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了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