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5G+远程船舶监管”是沧州海事局党委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8项重点项目之一。沧州海事局将学史力行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以深入推进远程港口国监督检查为抓手,始终把服务航运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放在首位。
一、开拓创新,精准开展相关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本局积极组织人员探索远程港口国监督工作,研究远程港口国监督的实施方法、网络覆盖、终端设计思路等。根据辖区特点,选取了具有辖区代表性的船型,对微信视频、腾讯会议、5G网络等技术进行了实船测试,最终确定了采用5G网络技术加自主开发云直播平台的远程港口国监督系统模式。
二、主动协调,解决网络传输基础问题
组织人员对辖区各外贸码头进行了5G信号强度测试,针对多数网络运营商对港口等位置偏远地区5G网点布设推广不够重视,且黄骅港部分码头业主对在其管理区域内布置5G基站热情不高问题,积极主动和港口码头业主、网络运营商沟通,协调解决了黄骅港部分码头5G基站布设问题。目前,黄骅港85%以上国际航行靠泊码头实现5G信号全覆盖,为应用5G设备开展非“接触式”远程港口国监督检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保障措施,助力远程港口国监督检查有效开展
严格落实防护和消毒措施,检查人员全过程和船员无直接接触。制定了《5G+云平台中英文操作指南》,保障了船方正确、快速的安装软件,做好检查准备。编制了检查项目清单,推进港口国监督检查分模块、清单式、流程化开展,提高了检查规范化水平和工作质量。
沧州海事局5G+云平台港口国监督模式的实施,使远程港口国监督检查工作从断续低效开展进入常态化持续开展状态,检查目标船对象从有中国船员在船的外轮扩大到全外国船员的外轮,对船舶的视频检查从驾驶台和靠岸侧区域扩大到全船范围,实现了对船舶内部舱室,尤其是机舱、舵机舱等网络盲区的实时检查,彻底解决了网络覆盖不全面这一制约远程港口国监督检查实施的痛点问题。检查效率明显提升。应用5G+云平台之后,检查人员可以直接对船舶证书文书和绝大多数船舶设备开展检查,相对比普通远程检查,每艘船舶检查时间缩短了近2个小时。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受船岸界面疫情防控影响,港口国监督检查数量同比下滑较大,大量外国籍船舶进入最高等级的检查优先级。同时,大量船员比以往(原一般不超过12个月)更长时间的在船生产作业,船舶的技术安全状况和船员心理对主管机关的港口国监督检查提出了更高及更迫切的要求。
为有效改善以上困境,后续,沧州海事局将继续以“5G+云平台”港口国监督工为切入点,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突出“办实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力求解决公司和基层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实践中继承传统、立足当前、开创未来。(杨元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