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霸州市第十四中学副校长陈元宏对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了“课前三拼、课后三清、抓教学质量”业务培训会。
“三拼”指拼教案、拼课件、拼习题。课前“三拼”,为常态课的课堂教学高效开展奠定了基础。要想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还要做课后的“三清”,清批改、清辅导、清学生,通过“课前三拼、课后三清”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长此以往,有时甚至拿到一份试卷教师都可能准确地猜测到这道题哪几个学生会错,这几题哪几个学生不会,因此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学质量需要抓习惯。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培根的话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造就或阻碍自己,一个良好的习惯会使你一辈子受益。
教学质量需要抓细节。以语文教学为例,学生们在多元化的今天提笔忘字、别字、错字现象屡见不鲜。我们在感叹之余,总是“遥想当年,我们的老师并没有用什么先进的理论,可我们却鲜有别字。”所以我们应静下心来,转换思路:平常就从抓生字、抓背诵、抓课堂知识点开始,夯实基础。这样抓每一个细节,形成习惯,孩子们的成绩自然会提高。
教学质量需要抓学困生。课堂上要设计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让差生回答,并及时表扬。让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课下开“小灶”,加强指导,让他们尽快跟上;还要坚持“跟踪辅导”。这样,他们一定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成绩也一定会提高。
教学质量需要抓读书。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那将是学生一生最大的收获。成立图书角,鼓励同学相互借阅,互换图书。“书非借不能读也”是袁枚先生的观点,正确与否我们暂不讨论,但借人书总是要还的,所以不用担心他不看。读书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厚积而薄发,拓展了阅读面。考试是一条鱼,而我们培育学生的读书习惯,就是给了学生一片海,所有的鱼都在海中。有了海,何愁收获不到鱼?(通讯员: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