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强降雪大风天气如约而至,黄骅港地区迎来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气温下降达到20摄氏度,在能源保供的特殊时期,黄骅港务公司打响了抗雪保卫战。
公司提前预警,建立恶劣天气逐小时汇报制度,要求各生产部门每小时报告现场天气、安全、生产、设备及其他重点事项,确保暴风雪天气下生产安全。公司各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快速行动,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暴风雪天气,为全国煤炭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产指挥中心
生产指挥中心要求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24小时值守,提前做好寒潮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清垛与装船作业,为后续封航重车接卸提供有力条件;积极协调沧州海事局,在保障通航安全的基础上,组织大吃水重载船舶离港,最大化提高保供船舶周转效率;紧盯现场清煤作业,临时增派60余名清煤工投入现场,确保铁路清煤与回空效率。
生产一部
生产一部第一时间启动《冬季除雪预案》,根据作业情况,集中人员力量,清理重点流程线积雪,第一时间恢复作业流程,并在设备运行作业中,增加现场人员检查运转部位、漏斗等频次,有力保障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生产二部
生产二部针对此次寒潮降温天气,提前制定各项应急方案,部门、科室、班组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组织人员现场监护对垛、上机操作;选配技术员组成应急队夜班值守,应对故障及突发状况。
生产三部
生产三部制定冬季设备运行管理细则,加大风雪日巡查力度,通过定时热车、启动制动器、排放皮带积雪等方式,消除设备结冰隐患。同时,加强应急值守,技术人员24小时值岗,组织应急突击队员清理重点区域积雪,筑牢稳产保供防线。
设备管理中心
设备管理中心启动应急预案,定时巡检主要供电设备,做到电缆杆塔下有人值守,通知港调做好故障预想,保障恶劣天气供电安全。
生产保障中心
生产保障中心提前备战,统筹安排,分工明确。出动保洁人员及车辆清理被雪覆盖的道路,确保生产区、生活区交通安全;检查各项供电供暖的设备设施,确保运行平稳;为值守一线的职工准备立冬饺子和暖心饭菜,抓紧抓实后勤保障工作。
船务管理中心
船务管理中心加强值班带班工作,第一时间传达气象信息,落实防风抗雪措施。各船舶提前铺设防滑网并到安全水域进行避风,驾驶室保持24小时值守,随时检查缆绳受力情况并及时调整。所有人员保持应急状态,确保在港船舶及周边水域安全。
共享服务中心
共享服务中心联合11家承包商积极行动,根据天气预报强化风险提前预判,辨识外委承包商应对风险的有效性,重点通过项目部加强与区域管理部门的沟通配合,统一思想保障生产安全、采取行动保障防冻防滑、按照业务做好清理清扫等举措有力组织精准服务,为港口生产做好外包服务保障。
物流公司
物流公司积极应对暴风雪天气,码头工人及时清理门机锚固坑积水,预防夜间低温结冰,保障门机正常使用;调度员现场督导指挥钢管吊装作业,确保人员作业安全。
疏浚公司
疏浚公司根据天气预报情况,制定应对方案,强化“神华浚1”轮船舶安全防护措施。检查、调整船舶靠泊期间缆绳受力状态,增加船舶艏艉缆绳数量,铺设梯口防滑网,做好甲板室外防滑工作。
面对强降雪天气,公司提前部署,科学组织,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有效应对恶劣天气,当天完成装船12艘、64.3万吨,完成卸车115列、49.2万吨,装卸作业基本未受影响,有力保障了能源供应。(刘建玲 梁雪冰)
(供稿单位:沧州渤海新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