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天,把头条留给我们)
为新闻而生,为生命而歌
11月8日
是第二十二个记者节
中新社记者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国旗。
有人说
记者是社会的观察员
是时代的记录者
今天
记录者也在被时代记录
资料图:记者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采访。中新社记者 张娅子 摄
真实
索尔仁尼琴曾说
“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在信息轰炸的今天
打捞真相似乎更加艰难
“标题党”比深度报道更能博人眼球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而记者的使命
就是要穿透重重迷雾
在冰冷的算法和狂热的流量诱惑下
保持追问的勇气与力量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在两会“代表通道”提问。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勇气
在暴雨狂风的怒吼中
在地震、火灾、爆炸的第一现场
在新冠肺炎的隔离病区
在黑暗不公的重重阻扰下
无论前路多么险峻
有一道身影永不会缺席
不是全然无畏
而是人间最真实的冷暖与真相
不允许有半步退缩
资料图:在四川省雅安栗子坪自然保护区进行放归,记者“全副武装”在现场采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转变
穿越“铅与火”、“纸与笔”
走向“光与电”、“数与网”
写稿早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
手机、电脑、云台、机器人、无人机
拍摄、剪辑、配音、直播
……
上山下海、深入一线
记者要有“三头六臂”
也要修得十八般武艺
融媒体时代
一个人就是一条新闻的“生产线”
2020年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五,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而“封城”的武汉天气放晴。图为鹦鹉洲长江大桥桥面上车辆寥寥。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匆匆
今天还在人民大会堂
明天已到乡间田垄
不是在采访现场
就是正伏案桌前
逢年过节
赶稿、策划更是常事
“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
这是记者的自嘲
也是自豪
生逢这个变革奋进的时代
见证最盛大的变化
也倾听万物的萌芽
资料图:摄影记者潜水拍摄武警救人画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坚守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从一脸青涩的青年
到两鬓清霜的中坚
今天,有谁还奢谈“理想”与“信念”?
而记者却始终坚信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振奋精神
总有一种力量可以穿透时间
在瞬息万状的世界恒久不变
驱使我们
永远热情,坚定,心怀善意
让说者不泛论
让行者不麻痹
让倨傲者不轻视
让自卑者不沉沦
让无声者被倾听
资料图:图为摄影记者们集体乘坐一辆卡车拍摄马拉松。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今天
当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
走过乡土,走过繁华
勿忘
记者的荣光永远在前方
第二十二个记者节
祝每一位有理想、有担当的我们
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