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省第二!康保法院审判质效继续领跑全市第一)
康保法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精准施策、对症下药,依托管理机制创新促进办案效果提升。2021年我院审判质效再上台阶,二三季度排名稳居全省基层院第二,全市第一,取得了康保法院历史上最好成绩。
凝心聚力,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
坚持放权监督并重,严守案件质效底线,进一步压实办案主体责任,对员额法官充分放权,院庭长按照办案指标带头办案,激发员额法官多办案、办好案。在放权的同时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推进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研究案件机制及要件审判方式改革,规范案件裁判路径,提高办案质量;严格案件流程管理,细化明确院长、庭长权力清单和监督管理职责,利用一体化办案系统加强案件节点管控,强化对案件进程动态监管,对重大疑难复杂坚持分管领导逐案听汇报,逐案制定清理方案,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庭长带头干、员额法官尽力办的良好局面。
精准施策,扎实提升案件审判质效
完善立审执协调机制,强化立案、审判部门的风险告知义务,切实提高财产保全率,提升裁判可执行性;推进民商事案件“分调裁”机制改革,探索开展诉调对接及速裁工作,在民事审判团队中抽调专业法官,组建诉前调解速裁团队,推行繁简分流、简案快办、简案速解,截止目前该院简易程序适用率为95.45%,平均审理天数为39.3天,超出省院考核值25.7天,在全市排第一;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将法院调解阵地前移,结合康保县移民安置区人员集中、矛盾多发的实际情况,在怡安社区及张纪特色小镇设置诉前调解室,及时化解了187起群众纠纷,形成了地方调解品牌;实现案件评查常态化,采用常规评查和重点评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被二审发还重审、被二审改判、涉诉信访等案件进行重点评查,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总结提升,举一反三,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为案件质效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守正创新,积极推进软硬件基础设施
强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推进审判业务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的深入应用,基本实现审判执行业务在线办理和司法政务无纸化办理;深度应用类案智能推送、庭审巡查等系统,有效减轻法官负担,切实规范司法行为;结合全省审判执行质效考核方案,不断修订完善《岗位目标绩效考核办法》,提取体现法官审理效果、结案情况等全部数据流,通过科学计算、统筹考虑,取消不符合实际的考评指标和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审判质效考评管理机制,实现审判习惯由“结了就行”到“结好才行”的转变,倒逼办案质量提升;审管办及时分析审判运行态势,通过每日更新、每周通报、每月快报的方式进行指标分析和研判,不定期召开审判管理工作调度会,向员额法官和辅助人员通报审判指标考核情况,使干警做到“眼前有数据,心中有指标”。
标本兼治,全面打造过硬法院队伍
严格审判团队管理,筑牢执法办案根基,立足案件审判需要,多渠道招录、招聘干警,干警向审判一线倾斜,不断强化人员配置,形成“1+1+1”团队模式,即1个员额法官+1个法官助理+1个书记员;组织业务骨干外出培训,开展办案竞赛、法官进社区等活动,强化团队磨合,注重对青年法官传、帮、带,提升团队整体水平;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夯实队伍根基,持之以恒狠抓正风肃纪,始终坚持以上率下践行主体责任,将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不断引向深入;坚持在工作中培养好习惯,转变旧理念,激发干警的大局观和荣誉观,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检讨不足和短板,逐步培养干警“全院一盘棋”“均衡办案”“以案件质效为中心”三种理念,全体干警时刻保持工作高站位,把一审服判息诉率、被二审发还重审率、被二审改判率等核心指标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保证审判执行各项指标均衡稳定,久而久之,在全院形成了一种工作不糊弄、不拖沓、及时办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康保法院将继续巩固已取得的成绩,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站在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第一线”,力争法院各项工作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