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为了巩固民生基层根基,就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
对症下药,找准民生问题是根本。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为人民谋幸福,是念兹在兹的不变初心,更是接续奋斗的永恒坐标。如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之间还存在差距,还远没有达到充分满足的地步。为此,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最现实的利益出发,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才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事无巨细,从小事上着手是关键。民生工作是实打实的工作,是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承诺了就要兑现,做就要做好。一方面,要坚持尽力而为,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发,不断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质量水平,逐步探索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合理利用,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是保障。更好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需要坚持“强组织、重合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就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满腔热情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是党员领导干部,就该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担起责任走在前、作表率,带头帮助群众解难题、做好事。如此,方能真正把民生工作贯彻到基层、落到实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通过建强组织、锻炼党员、凝聚群众,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办实事、开新局上取得更明显成效。(供稿人:常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