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红薯收获季节,在三河市皇庄镇郑辛庄村苗圃里,一片片红薯秧绿意盎然,村民开着红薯收获机收割。“土地流转出去,我省心了不少,现在收入稳定,有时间还能打打零工,生活很自在。”郑辛庄村村民张振旺正在收红薯,“挖出来的红薯晾晒后就能装箱运往北京了。”
郑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文明介绍,依托郑辛庄毗邻高速出口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新鲜农作物做到了“四十分钟到北京,一个小时上饭桌”的快捷输送。真正做到从“技术”到“产业”再到“饭桌”的京津冀大融合,让百姓切实享受到协同发展带来的经济收益。
近年来,皇庄镇以设施农业为依托,紧跟市场需求,瞄准精品高端,打造皇庄农业产业特色品牌。目前,16家造林公司在全镇18个村街发展林下经济,分别种植花生、大豆、红薯、香菜、半夏等经济作物共计6000余亩,经济产值预计近1000万元。
郑辛庄村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引入玉树福地绿化公司,建设郑辛庄村苗圃,共种植乔、灌木22种、8万余株,包含国槐、白蜡、紫叶李、碧桃、白皮松等,共投资1500万元,现每年资金流水300万元,创收30余万元。
通过林下经济,郑辛庄种植了60亩口感好、产量高、抗虫害的“红薯601”,每亩产量3000公斤以上,每年创造产值70余万元;550亩大豆,亩产量250公斤左右,每年可创造产值80余万元,带动就业人数6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