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讯:10月18日,寒露已过,霜降将至,位于海港区驻操营镇九门口村的千亩苹果又迎来了一年的收获时节。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采摘的村民忙碌着,迎接这深秋的丰收。
红彤彤苹果挂满枝头
在村西点将台边上的苹果园里,村民王玉良正在采摘富士苹果。“前段时间连着下雨,光照不足,气温偏低,所以今年苹果上红慢,采收比往年要晚十多天。你现在来的正是时候。”他边说边摘下来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递给记者品尝。王玉良说,苹果和梨在水果中生长期算是长的,一般在4月中旬开花,6月中旬套袋,一直长到9中旬去袋,再在果树下铺上白色的光照地膜,天气好的话,十多天就能上红。
采收中的王玉良。
因为孩子在山海关工作,果园的管理、采收主要还是靠70岁的王玉良。他的果树不多,收成好的时候能卖上1万元左右。王玉良还养了几十箱蜜蜂,每年能收入几千元。果树地里再种些白薯、花生、玉米,他一年能收入近两万元。“如今粗细粮搭配、吃喝不愁,虽说种地辛苦点儿,日子还是比过去强太多了。”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王玉良对今天的生活很知足。
苹果丰收啦!
果农介绍苹果种植情况。
高兴的村民。
点将台边的小市场
村头就是有名的点将台。村头的旅游公路旁边,有一个旅客采购、村民销售农产品的小市场。村民包玉荣的摊位上有野生榛子、剥好的甜杏仁、野山菌和瓜果蔬菜等,五颜六色,非常好看。
点将台与将军松下的农贸市场。
市场上待售的各种农产品。
“这个小市场是自发形成的,为了避免占道经营和交通安全,村里在去年专门为我们建了免费的货台。”村民包玉荣热情地告诉记者,自从九门口旅游景区开发,她就摆摊销售自家产的农产品,如今有近30年了,在点将台边上自发的市场售卖也有7年了,不管卖多卖少,平时能有个零花钱补贴家用。“过去没开发旅游前,像我们这样偏僻的小山村能把地里的瓜果蔬菜在家门口卖钱,想都不敢想啊!”她感慨道。
点将台与将军松下的农贸市场。
游客买到喜欢的农产品。
开拓发展新思路
九门口村有4个自然村,342户,1240口人,古长城穿村而过。村党支部书记娄绍奎介绍,九门口村是一个有山有水,有城有果的村庄,明代时期的点将台与将军松等文化历史古迹就坐落在村中,九江河沿村南而过,自然资源与长城资源十分丰富。九门口一带的环境很适合苹果、桃等水果生长,苹果种植历史可追溯到解放前。“前几年苹果行情好的时候,全村2000多亩苹果产值约5000万元。这几年苹果市场价格
穿村而过的古老长城。
古老的点将台和将军松。
游客与古迹合影留念。
千亩苹果红透古长城。
村里的苹果由于采收季晚,不能与旅游旺季农产品消费需求接轨,销售渠道单一更影响了村民增收。面对发展瓶颈,在如何发展村域经济上,娄绍奎有了新的思路和打算,他计划依托九门口景区发展文旅业,逐步进行种植品种调整,使水果种植与旅游旺季接轨,同时深入挖掘当地的红色资源和长城文化,叫响长城村品牌。来源:秦皇岛新闻网
长城脚下的苹果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