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各项决策部署,加强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安全技能的提升,永年区委网信办精心组织、提前谋划,在全区范围内开展“2021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活动从10月11到17日,共7天时间。
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此次宣传周活动,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深入宣传《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网络安全领域重要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国家标准,有效发动全民广泛参与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全面营造了全社会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宣传周期间,我区采取“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积极组织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网络安全技能竞赛、网络安全知识答题和知识竞赛、网络安全公益广告征集展播等,先后开展校园日、电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个人信息保护日等主题日活动。期间,广泛组织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家庭等宣传普及活动,以人民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
领导重视
宣传周期间,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东晓到西苏镇赵固村参加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进乡村宣传活动。在赵固村退伍军人赵领坡家中,王东晓仔细讲解在日常生活中与网络安全密切相关的注意事项,并提醒大家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时刻绷紧网络安全这根弦,自觉抵制网络谣言,有效防范网络诈骗,依法用网、护网,坚持绿色、健康、安全上网。
一
精心筹备、提前组织谋划
活动前夕,区委网信办组织召开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永年活动安排部署会。17个乡镇及部分区直单位主管副职参加会议。会上传达了《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邯郸永年区活动实施方案》。区委网信办主任史晓峰强调:网络安全事关全区稳定,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是防止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途径,要重视这次活动,把网络安全宣传周各项活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二
造浓氛围、宣传覆盖全区
10月11日—17日,区委网信办组织协调在城区LED屏播放网络安全宣传公益广告信息。同时,在《网信永年》开辟“永年网络安全宣传周”专栏,积极推送网络安全、网信普法等网安知识,通过微信矩阵群转发覆盖到全区党员干部及群众,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同时,从10月12日到17日,每天一个主题进行线下宣传活动,包括:校园日、电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个人信息保护日等主题日活动。17个乡镇同步开展宣传活动。
三
线上活动宣传效果良好
9月28日至10月17日,区委网信办积极组织全区区直各单位及各乡镇参加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答题活动。宣传周期间,区委网信办组织有关单位参加第二届“邯郸银行杯”冀信2021邯郸市网络安全技能竞赛,还组织参观了邯郸市《网络安全法》大型漫画展。
四
线下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10月12日,区委网信办联合区教体局到洺州小学等联合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主题日活动,推进网络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中,组织观看了网络安全宣传专题片,宣读了《文明健康上网倡议书》,并开展了网络安全签名活动。
10月13日,区委网信办组织我区联通、移动、电信三家运营商开展“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电信日主题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向广大用户普及网络安全知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障群众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全区联通、移动、电信150多家营业网点同步开展宣传活动。
10月14日,区委网信办联合区公安局开展了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主体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日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条幅、展牌宣传“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打击网络犯罪,捍卫网络安全”,并通过《网络安全法》系列展板、宣传车、电子屏等进行宣传,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广大群众踊跃参加。
10月15日,区委网信办联合人民银行永年支行组织辖区1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证券公司开展以“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网络安全宣传周金融日集中宣传活动。本次宣传活动,各机构在太极广场设立宣传栏,摆放咨询台。通过现场讲解网络安全知识、发放网络安全宣传资料、宣传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和观看反诈宣传视频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加强防范网络谣言及个人信息保护等知识。
10月16日,永年团区委开展了网络安全宣传周青少年日宣传活动,发动各乡镇、区直各单位青年志愿者开展“线上+线下”宣传,营造网络安全宣传氛围。活动期间,发动有关乡镇单位青年志愿者270人次,解答群众咨询650人次,发放网络安全宣传单2500余份,增强了青少年等群体网络安全意识。
10月17日,区妇联、区总工会在太极广场开展网络宣传周个人信息保护日主题宣传活动,利用条幅、展牌,并用《网络安全法》系列展板等进行宣传,志愿者们引导职工、群众了解和掌握个人信息保护,提高防范和抵御危害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共同推动网络文明建设,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