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育桃李
施爱待芬芳
抚宁区骊城学区坟坨初级中学
杨焕荣
杨焕荣,中共党员,抚宁区骊城学区坟坨初级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秦皇岛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秦皇岛市骨干教师,秦皇岛市优秀教师。自任教以来始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教书育人,认真履行教育这一神圣职责。把满腔的热情倾注到了学生身上,她认为:教师只有怀着一颗智慧的爱心,以生命唤醒生命,以智慧启迪智慧,引导学生求真向善,探知趋美,才真正无愧于这一神圣称号。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她在三尺讲台一站就是19年,讲台,浸透着她对学生的点滴关心和爱护;讲台,凝聚着她对教育事业的无比自豪和执着的深情。
冰心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这段话也是对教师工作的最好诠释。在育人之路上,她虔诚地播撒下真诚与爱心,伴着她的执着,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多彩绚烂。
在这些年的教育生涯中,她用爱的力量,用点点滴滴的付出,一次次诠释着作为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一、不忘初心,用爱教育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只爱自己的专业,那他可能成为一个会教书的教师。如果教师既爱专业又爱学生,那他将是一个完善的教师。”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杨焕荣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她经常用慈母般的情感去理解学生,用朋友的态度去尊重学生,用老师的责任去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关心学生,因为她深知爱是最美的语言,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用爱陪伴,让每位孩子幸福成长。她自工作以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把自我的青春、愿望和抱负全部倾注在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我,虚心向身边的教师学习,用自我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家长的信任,孩子的喜爱。从教十几年,她以对工作和孩子的们的真情和真爱出色的履行了一个教师的职责,陪伴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她以自己的工作实绩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得到了学校的肯定。
二、永葆激情,潜心教学
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时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
教学工作中她为了积蓄知识之河,要求自己必须做到精读教材与大纲,把握教学要求,以教材为本,精心备课,设计教案,把枯燥的知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除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外,她也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兴趣、需求、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样能使课堂教学中的辅导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除了按教材上好每一节课外,还积极思考、研究、探索新课改的精神,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上争取做到以学生为本,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拓宽视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精益求精,脚踏实地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她深深体会到,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她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她追求的境界。于是她坚持学习,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教学中,她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题,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她常向同科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积极担任公开课,通过不断的打磨,提高教学技能。
十九载笔墨春秋,书写了她育人教书的的酸甜苦辣;三尺讲台岁月,浸透着她不懈追求的挚爱深情。人生最美的姿态,莫过于在忙乱的尘世中,以深情而又简单的性情,活出一道最平静的风景。“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这首小诗描摹了无数像杨焕荣一样致力教育的工作者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