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中国百姓祖祖辈辈信守的生存方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越发深入人心,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一幅幅天蓝山绿、水清人美的生活图景正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在原始社会,人类直接或通过简单生产工具从大自然获取所需一切,被动适应自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与之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在农耕文明时期,人口比较少,生产力也不发达,开发利用自然能力有限,对自然未能造成较大破坏。以蒸汽机发明为开始,人类走进了工业文明时代,生产力的提升,伴随着盲目的自信、膨胀的欲望等,人类开始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自然资源迅速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从原始的和谐状态一路走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天平就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急剧倾斜。发展失衡了。
早在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曾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包含着对重塑全新发展模式的宏伟战略构想。习总书记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指引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全国上下始终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只有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达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更高发展境界,真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让我们守护住绿水青山,别让后代“没有山可靠,没有水可吃”。
(供稿人:肖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