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慢病患者进入“多事之秋”,稳定血压要这样做!)
图/视觉中国
一场秋雨一场凉,北方不少地方已经冬衣加身了,广州的小伙伴虽然还穿着短袖,但一场台风之后早晚凉意渐浓。在这个季节交替之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都进入“多事之秋”。医生提醒患者趁着天气还不太冷,多去户外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降压功效,另外不要靠输液或冲血管治疗高血压,更不能凭感觉用药。
A、健康生活方式有降压效果
现在秋高气爽,正适合户外活动,高血压患者可以多走出家门做做运动。广东省人民医院高血压专科主任医师冯颖青介绍,高血压患者仅仅靠吃降压药是不够的,要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即“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这些生活方式的干预也能起到降压的效果,这样便可以达到少用药就能降压的目的。这个季节适合的运动有快走、慢跑、骑车、太极拳等,这些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对降压有很好的效果。
现在也正是蟹肥膏黄美食当道的季节,对于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不要吃太咸、吃太油腻。“高钠低钾的膳食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所以,饮食上一定要限制食盐摄入,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大概是一个啤酒瓶盖)。”冯颖青指出,在口味清淡的同时,还应该适当摄入高钾的食物,比如香蕉、菌菇类等,同时还要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使用烹调油,多吃蔬菜和水果。
B、这些降压“雷区”别踩
冯颖青介绍,需要提醒的是,大部分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不能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不盲目相信非法广告或伪科学宣传,不能用保健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
不要凭“感觉”用药
有些患者觉得症状不严重或症状减轻就不继续服降压药了,这些行为往往会导致血压再次升高。这种血压波动过大,对身体的损害会更严重。
降压不能操之过急
血压降得太快,会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的情况,因此大家不要吃了几天药就抱怨效果不理想。一般患者应经过4-12周的治疗使血压达标,绝大多数的长效降压药要发挥稳定作用也需要1-2周左右。
不能靠输液或冲血管治疗高血压
有些人迷信输液或冲血管能够活血化淤、改善循环、预防血栓,这些做法对降压并无作用。长期坚持规律地口服降压药并综合干预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不要迷信保健品等降压作用
有些不法商家打着“保健品降压不伤害身体”的旗号大肆宣传,其实可能就是在里面添加了违规西药,大家不要盲目相信,要通过正规渠道诊疗。
坚持家庭自测血压,同时定期医院就诊
不要相信久病成医,每年要检测血脂、肝肾功能及血糖,做到三高共关注。
C、血压控制的目标:达标且稳定
冯颖青最后提醒,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是需要药物干预的,首先不论采用何种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目标值以下是根本,其次是平稳降压。长效制剂有利于每日血压的平稳控制,对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有益,因而推荐使用。(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