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风情<103> | 淮军公所的绝美戏楼)
淮军公所的戏楼,是晚清保定地区戏曲表演艺术与古代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它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方文化展台,演绎着历史的沧桑,讲述着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
戏楼介绍
◎建筑规模
戏楼是整个保定淮军公所的精华所在,占地面积980㎡,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500㎡,是我国现存清代室内戏楼中规模较大的一座。戏台坐南朝北,伸出式舞台面积约40㎡,高出地面约1米。戏楼内部精雕细刻,宏大华丽,随处可见出自安徽工匠手中工艺精美的“砖、木、石”三雕及彩绘等艺术形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物、动物、生活场景等方面的内容。
◎梁架结构
戏楼是淮军公所“中西合璧 南北交融”建筑特色的典型代表。与北方矮小简单的柱顶石相比,戏楼内的柱顶石高大精美,四周雕刻图案栩栩如生。
戏台三面为二层包厢观廊,顶部“鸡笼顶”藻井,该藻井直径约4.3米,高2.34米,上下共26层,顶部正中雕二龙戏珠,井身由16组阳马螺旋垂下。藻井用3800个艺术木构件通过榫卯结构组合而成,不仅造型工艺精美,更起到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扩音作用,舞台上的声音通过藻井回传到戏楼的各个角落。
与中国传统古建筑的抬梁式屋顶不同,戏楼顶部采用西式先进的木桁架结构,主梁长17.8米,重约5吨,是当时华北地区跨度最大的木桁架,为保持梁架结构的稳定,在立柱上置剪刀撑,充分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使用功能
戏楼是每年春秋祭祀和正月团拜公祭后,淮军同仁和安徽同乡欣赏戏曲、摆设酒席的地方。平时可对外出租,举行喜庆宴饮。是当时保定市民最大的休闲娱乐场所。1949年8月,著名艺术家田华曾在这里举行慰问军队演出。
绝美的古戏楼
展示给我们的不止是一种建筑形式
更是一方文化的传承
一段历史的积淀
而我们更需要的是
深入了解这种文化
将其精华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