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 2021年沧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沧州市委书记康彦民带领观摩团到东光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点大运河谢家坝进行实地观摩。戴树胜、宋吉利等领导陪同观摩。
大运河文化历史悠久,谢家坝就坐落在大运河东岸,弯曲的褐色大坝,建于清朝,坝体总长218米,厚3.6米,高5米,总体积达3924立方米,是由糯米浆混合灰土所建的一座糯米大坝,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以独具特色的水工智慧和文化魅力展示着东光最美的旅游形象。
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的大运河谢家坝水工智慧博物馆,陶土砖红色的外墙,古色古香。馆内布局分“世界奇迹”、“济运护漕”、“ 南运雄风”、“ 京杭保障” 4个部分,通过实物、文字、图片、模型等形式展示大运河的水工智慧,将人们带回大运河历史上繁荣的时代,勾起很多人的回忆。
观摩团一行听取工作人员讲解运河文化历史、谢家坝精神和制作工艺、堤坝作用等,感悟古人治水的智慧与匠心;了解东光围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大运河,持续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做出的突出工作和独具东光特色的亮点项目。康彦民对东光县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东光宣传好、利用好大运河,继续深挖运河文化,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展现运河厚重的历史文化。
流淌的运河水,使运河充满了活力和灵气;空中的绵绵细雨,使千年运河越发的展示出历史的厚重感。观赏运河、品味文化,人们在游玩中,感受着运河的独特魅力和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东光特色美食展览处,一件件艺术品体现了本县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吸引了游人观赏体验;游客们停下脚步,赏美景、品美食、观民俗,怡然自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雕花陶球泥塑工艺传承人还手把手教游客制作陶球、剪纸等技艺,让广大市民亲身感受东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金葆政说:“今天我们带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花陶球泥塑工艺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印模制作工艺,让广大游客了解东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把本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积极为游客解答问题,提供优质的服务,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志愿者赵朵说:“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一定做好本次旅发大会的服务工作,为旅发大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孙汝霞 赵希盼)